导读: 2006-2014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原料药与中成药工业总产值情况分析。国内医药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化学药品制剂作为医药工业最大的子行业一直居于重要地位。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中药成份检测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1、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发展概况
国内医药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化学药品制剂作为医药工业最大的子行业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化学制剂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即: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剂型要求所制成的,可以最终提供给用药对象使用的药品。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 2006 年至 2014 年逐年增加,总体增速较快,复合增长率为 20.49%。
2008 年增幅高达 27.91%,虽 2012 年至 2014年增幅有所回落,但仍高于 10%。2014 年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为 6,666.00亿元,同比增速为 12.39%。与此同时,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也同步增加,2006 年-2014 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20.88%和 26.07%。利润总额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可以看出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仍保持着积极良好的盈利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医疗投入明显增加,人均卫生费用也在逐步提高,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得到了极大地释放,这积极推动了以化学药品制剂药占主导地位的药品市场容量扩大。但是,从技术上来看,国内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仿制药和改剂型药品高达九成,自主研发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严重不足。每年新批准上市 70%的新药是仿制药,真正创新的一类新药的比例不到 1%。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分化、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阶段,具有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会在未来化学制剂竞争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
2、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概况
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药制造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原料药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按产品特点分类,化学原料药可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
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历经多年发展,随着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我国大多原料药企业也已经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大宗原料药向精细型的中高端特色原料药转变,企业深加工的能力不断增强,药物品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此外,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也在积极获取国际认证,以便拓宽我国原料药在海外的销售范围和认可度。
3、我国中成药行业的发展概况
中成药是以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的总称,包括丸、散、片、颗粒等各种剂型,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未来我国的中成药行业,将更多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逐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受国家加大对中成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以及加强对其政策支持的影响,我国的中成药工业在 2006 年到 2014 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复合增长率达 22.29%。
2006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为1,228.00 亿元,2014 年为6,141.00 亿元,同比增加 17.15%。另一方面,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也同步增加,2006年-2014 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57%和 22.40%,利润总额增速略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反映出中成药制造企业当前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趋势。
在政策导向方面,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提出要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以及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
首先,落实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降低中成药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其次,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