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中药频遇安全问题内忧外患制约产业发展

        导读:国产中药频遇安全问题内忧外患制约产业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中成药问题频发,一方面是中成药确实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但也不排除有外企巨头乘机做空中成药来实现低价抄底的目的。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近期以来,多种中成药的“安全隐患”连续被曝光,引发消费者的担忧;而海外多个国家也不断对中成药“示警”,也使得产自中国内地的中成药海外市场持续受挫,整个中成药行业就如同此前的国产奶粉一样,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中成药问题频发,一方面是中成药确实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但也不排除有外企巨头乘机做空中成药来实现低价抄底的目的。因为未来开发植物药是世界医药市场的主流趋势,而在植物药方面,中药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无疑有着巨大的待挖掘价值。

        海外市场“阻击”中成药

        中药安不安全?这个争议了很久的话题,今年以来更是因为多家龙头中药企业持续曝出安全问题,不但引发国内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还引发海外药品监管机构不断示警。

        8月20日,英国药管局在其官网发布警告,提醒消费者谨慎选用一些没有经过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说这些中药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9月8日,英国药品管理局要求该国各中医学会和一些较大中药店公司上报中成药的库存数量。市场传言称,英国药品管理局计划从2014年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当地销售。尽管这一传言最终被证明是误读,英国药管局规定,未达到英国标准取得药品批文的中成药,将被禁止在英国销售,但还是在国内中药行业引发一定程度的恐慌。

        除了英国之外,加拿大的卫生部门也在今年初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的中成药。

        尽管中国出口英国的中成药数量不大,但由于英国在欧盟有着较大影响力,一旦英国大规模限制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很可能引发其他欧盟国家的效仿。专家指出,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也是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如果欧盟都效仿英国,中国的中成药在欧盟市场很可能会遭遇滑铁卢。

        中成药之所以在海外市场被阻击,一个关键因素,还是因为自身的安全问题。近期以来,同仁堂、汉森制药、华润三九等国内中药龙头企业先后多次被曝出药品安全问题,如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汉森制药旗下四磨汤近日被爆出含有致癌物槟榔;华润三九的正天丸也被英国卫生部门曝光称,正天丸含有乌头草成分,可能会消费者造成肾损害、心脏毒性和其他脏器损害。

        此外,中药和西药在标准上的差异,也是海外市场对中成药持有偏见的重要原因。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陈忠就表示,有效成分不明、组分不明、不良反应未明,是中药难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的重要原因。

        做空背后或有外企推手

        因为不断曝出安全问题,使得中国内地出产的中成药,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遭到了较大压力,特别是龙头企业先后“沦陷”,更是让消费者对中成药引发担忧。不过,也有观点指出,中成药持续受挫背后,不排除背后有推手在推动,以期大幅打压重要龙头企业的估值,实现抄底的目的。

        专家表示,西方制药企业在化学药上的研发已经做了上百年,已经遇到了天花板。不得不向植物药的研发转型,植物药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主流趋势。郭凡礼表示,尽管中药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但中药一向缺乏临床数据支撑,这让外企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所在。

        近年以来,诺华、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巨头纷纷加大了在天然植物药上的研发力度,通过与中国植物药研发机构合作的方式,取得了相当的突破,让这些跨国巨头看到了植物药的巨大前景。例如,诺华曾与军科院生物所合作开发了专利中药复方蒿甲醚,随后通过了英国的GMP认证,从而使诺华在世界抗疟疾药物市场雄居第二;市场上热销的如德国银杏叶制剂、日本救心丹等也都是中药产品。

        一方面,海外唱空中药的声音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却大批量地从中国进口粗加工的中药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药,获取巨大的利润。目前,韩国、日本、美国等直接垄断了中成药国际市场约90%的份额。

        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陈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分析指出,国外舆论以农药残留问题和重金属为靶子,打击中药企业发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不能排除做空中药的可能。通过做空,再以合资、收购的方式来中国进行科研开发,对药企巨头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