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营养保健食品与一般的食品不同,有明显的促进或维护健康的功能,适用于特定人群。从产业链来看,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动植物提取物、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等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商及贸易商;行业下游主要是营养保健食品的品牌运营商、经销商、药店超市等线下渠道以及京东、天猫等线上平台,最终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保持稳定增长,从2013年912元增加至2018年的1902元,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从4.98%提升至6.19%。

2013-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医疗保健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上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山东海钰生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山东海钰生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从事保健食品原料硫酸软骨素、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终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技术优势:是一家集生物技术、功能性化妆品、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与研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位置优势: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工业园内,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75平方米,注册资本84,931,000,现有职工150人。

生产优势:公司建有精、烘、包”GMP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现已通过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标准验收。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一流的生产环境。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药(范围详见《药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凭有效许可证)、饲料添加剂及单一饲料的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范围详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的批发(范围详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

核心竞争力优势:公司是以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复合新材料等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精细化工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公司在品牌、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市场优势:公司是全球最重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主导产品VEVAVHVD3,类胡萝卜素,市场占有率都位于世界前列。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配方产品、护肤用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转让及自营进出口(以上涉及许可审批项目除外);植物种苗培育及繁育的研究、应用、推广及技术转让。

技术优势:公司已系统地掌握一整套植物提取物研发,生产技术诀窍和关键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核心技术,技术中心已开发出200多个产品,60多个产品经国外独立检测机构严格检测,采用植物提取工艺包括低温膜分离技术,生物发酵,柱层析,动态逆流萃取等,有提取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收率更高优势,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通过改进和调整提取技术使提取物达到国际市场要求企业之一。

原材料资源控制优势:广西是除云南以外中国最大的植物资源省份之一,公司的主要特有品种罗汉果,荔枝皮,苦橙,八角等提取物的原料是广西本地特产,公司具备了这些原料采购的区位优势,特别是这些产品需要采用新鲜原料进行提取,不适合远途运输,更使得公司在原料采购上的地缘优势表现明显。公司的其他主要品种如山竹皮,榴莲,石榴皮主产在东南亚地区,广西作为东盟协议下的中国窗口省份,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控制优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近年来我国国民健康意识在不断加强,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也在持续上升,到2019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710亿元,同比增长5.1%;预计到2020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将达到1847亿元。

2014-2019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相关主要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生产、销售;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干果、坚果、烘培食品、糖果蜜饯、罐头、烹调佐料、腌制品、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以上各项具体按本公司有效许可证经营);销售:电子产品、五金、交电、金属材料(不含金、银)、建筑材料、百货、工艺美术品(不含金、银饰品)、卫生产品、计生用品、农副产品;食品销售管理;房地产投资、猪、鱼、鸡、鹅、鸭饲养、水果种植等

全产业链优势:公司通过实施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业务体系涵盖上游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化学药品的生产与销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下游的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和业务体系已形成,产业资源优势突出。

品牌优势:公司是中药饮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和中医药全产业链运营的代表性企业,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

网络优势:多年来,公司与全国范围的2,000余家医疗机构以及约15万家连锁药店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市场营销布局全国。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销售:中成药、西药;中药材种植、销售;药品零售、批发;农副产品;销售副食品及其他食品、汽车二级维护及其以下作业、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住宿;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器械销售(仅限I);医疗包装制品加工;水产养殖(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

品牌、产品优势:"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OTC品牌药企第一名;"桐君阁"为百年老字号,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1500多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55个、获得国家专利114项、驰名商标2项。

科研技术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强大的科研体系,1998年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1999年太极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获批重庆市涪陵区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养食品制造;保健食品制造;食品添加剂制造;饲料添加剂制造;其他未列明食品制造;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专利优势:2017,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获得11项外观涉及专利证书,2项发明专利证书,1项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截至20171231,共有授权专利41(39件中国专利,2件美国专利)、在审专利23件。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冻干粉针剂(含抗肿瘤药)、粉针剂(头孢菌素类)、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凝胶剂、滴眼剂、鼻用喷雾剂等;生产、销售双鹭牌红欣胶囊保健食品。

产品及项目优势:公司在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方面起步早,成果丰硕。获国家12年行政保护,是新进医保目录品种。

技术优势:公司技术中心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优势:公司围绕基因工程这一核心技术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技术优势,建成了基因工程产品研究、中试和生产平台,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近20,专利权均归我公司所有。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生产和销售(保健食品、饮料、糖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方便食品等以及其他食品);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材等

产品优势: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每年投入相当比例费用于产品研发。

品牌优势: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品牌推广,正逐步实现由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由渠道品牌向大众知名品牌的过渡。

渠道优势:公司拥有优质的经销商和零售终端资源,在同行业非直销领域的零售终端规模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直销渠道,在2019年直销销售规模占整体比重的47%;其次是在电商平台销售,占比为32%;然后是通过药店销售,占比16%;其他销售渠道占比较低,均在5%以下。

2019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渠道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下游相关企业主要有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益生康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片剂、颗粒剂、丸剂(水丸、浓缩丸、蜜丸、水蜜丸,含中药提取)、硬胶囊剂、糖浆剂、茶剂、酒剂、凝胶剂(含中药提取)、栓剂、抗()菌制剂(液体)净化生产;上述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品牌优势:公司通过50多年的发展,树立了在女性健康用药领域的领先地位,“千金商标已经成为国内极具价值、广受认可的女性健康专业品牌。

产品优势:公司已经拥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煎膏剂、散剂和溶液剂等12种制剂、22条自动化生产线和122项药品生产批文,逐渐将医药产品由妇科疾病领域拓展至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拥有了包括自身在内的18家公司,构建成形了包括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和中药种植在内的医药全产业链业务架构,基本覆盖了医药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的研发(不含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研发)、批发、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其它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研发;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和销售(同意登记机关调整规范经营范围表述,以登记机关登记为准)

品牌优势: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医药领域的经营,其优良的产品质量及市场服务等树立了企业长久以来成功的品牌形象并为本公司赢得广泛市场认可。

高端品种市场优势:公司丰富的产品阵容及品类为本公司现在及未来发展获取了更多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其中某些单类产品,7-ACA、美罗培南原料药及制剂、抗病毒颗粒及中药抗肿瘤用药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市场占有率及行业优势明显,为本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更进一步有效提升公司市场形象。

研发创新优势:公司重视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的研发,拥有多项专利及核心技术。丽珠集团下属原料药生产企业通过FDA现场检查的品种共9,取得国际注册证书共24个。

青岛益生康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营养保健品、日用品、医疗器械的销售业务

位置优势:在北京、青岛设有两个大型现代化的呼叫中心,并在上海、广州、成都、天津、沈阳五个中心城市设立了实体店,公司总体办公面积超过2万平米,其中在青岛购置并投入使用自有产权办公楼近1万平米。

人才优势:公司拥有服务坐席超过1000,服务专员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85%以上,经过专业训练的服务专员,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免费养生咨询服务、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也为益生康健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食品安全优势:公司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产品采购、流通过程中建立了严格完善的内控制度,包括严格的产品准入制度、产品淘汰更新机制、产品送检制度,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机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我们保持中立立场,与文中提及的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不涉及利益。文章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