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新政策为药企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使更多药企主动提升质量和形象

   导读:2013年新政策为药企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使更多药企主动提升质量和形象,而随着《关于 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于1月8日出台,四部委推出兼并重组、认证检查、审评审批、委托生产、价格调整、招 标采购和技术改造等七方面的鼓励措施,不仅再度显示出主管部门对推动新GMP认证的决心,也透出一股政策“利诱”的味道。

   去年底发布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年初由SFDA、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成为进入2013年以来最受关注的行业政策之一。

   观研天下医药产业分析师表示,上述政策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给予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和新GMP认证的药企更多的政策优惠与市场空间。随着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认证的铺开和新GMP鼓励政策的落实,基药招标中的价格拼杀有望缓解。在产品质量方面,制药企业付出与回报的天平正趋向平衡。

   鼓励主动闯关

   “面对新GMP,中国制药企业更多是选择爬过去而不是跳过去。”SFDA高级研修院客座教授吴军的一席话,形象地比喻了前一段时间国内药企的真实心态,但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正在消失。

   去年底,于太原召开的全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工作现场会上,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不延长时间、不降低标准地推进新GMP认证。

   对此,日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陈国栋指出,这驱散了市场对新GMP执行可能不到位的疑云,供给格局的改善将带来可观的投资机会。

   而随着《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于1月8日出台,四部委推出兼并重组、认证检查、审评审批、委托生产、价格调整、招标采购和技术改造等七方面的鼓励措施,不仅再度显示出主管部门对推动新GMP认证的决心,也透出一股政策“利诱”的味道。

   其中,通过新GMP认证的药企产品将获得定价和集中采购的政策优惠这一条,尤受企业关注。昆明贝克诺顿公司总经理戴晓畅表示,企业越早通过新GMP,意味着企业需要越早按新GMP标准进行生产,成本更高。而过去基药招标中没有给到率先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政策优惠,在“唯低价是取”的大环境下,按照新GMP进行生产的、质量更优的药品反而处于不利地位。

   现在政策已明朗,通过新GMP认证有望获得优先定价权。在基药集采中,如果有通过新GMP认证生产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其他未通过认证企业的同种产品,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阶段;在非基药集采中,将进一步加大GMP认证的评分权重。

   东北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刘林认为,率先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在接下来3年的集采中将占据较大优势,由于目前通过认证的药企并不多,预计基药招标的价格拼杀近年内将大为缓解。

   此番鼓励政策,也将刺激更多药企主动进行并通过新GMP认证。

   谋划新变局

   去年底发布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样备受关注。征求意见稿指出,将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药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这一政策的出台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对“唯低价是取”这一普遍存在的招标现象进行“纠偏”。

   广东一家制药企业的高管向记者表示,产能过剩造就了大量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差异较大的生产企业竞标同一品规的药品,而招标部门普遍将价格作为主要指标,因而导致“唯低价是取”。

   据观研天下了解,我国目前批准上市的药品有1.6万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仿制药,国内仿制药重复生产和产能过剩程度严重。在这些过剩的产能中,很多是早期批准的仿制药,相比那些后期批准的按照更高标准进行生产的同类仿制药,这些产品的质量较差,成本也较低。

   “通过实施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认证,可以去掉一部分重复的落后产能,这将使进入基药目录的生产企业在成本和产品质量上不至于差别太大,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对优质生产企业是利好。”该高管进一步指出。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中国制药行业提升质量和形象的必然。

   有业内专家表示,预计主管部门未来将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淘汰质量未达标品种,并有意将此工作与新GMP及药典的实施、药品标准的提高等相结合,形成“组合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大量中小型生产企业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技术与资金的双重考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同时,众多全球TOP100药企也纷纷入局。例如,2023年4月,默沙东与Proxygen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辉瑞于2024年10月与TRIANA Biomedicines达成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疾病领域的多个靶点发现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2024年11月22日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软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受益于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及肿瘤早期筛查逐渐普及,全球软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为 89.8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67.3 亿美元,2023-2033 年 CAGR 为 6.42%。

2024年11月22日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伴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为662亿元,较上年增长4.75%;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693亿元,较上年增长4.68%。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血糖仪市场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由31百万美元增长至430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达505百万美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