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1-5月我国医药工业经济指标分析

内容提示:2010年1-5月,我国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反弹后回落的态势,但增长速度仍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全国医药工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0.42%。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迎来良好开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按可比价格计算);相比之下,二季度GDP增长回落1.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3%。与整体经济同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经历1~2月恢复性反弹后出现回落的态势,1~5月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同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1~5月,医药工业部分主要指标数据显示出以下特点:

  工业总产值保持高位增长  
  2010年1~5月,我国医药工业(七子行业,下同)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08.90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26.04%,增幅比2009年同期增幅上升8.01个百分点。

         中国医药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

  从子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1~5月除化学制剂工业外,其余6个子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较2009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19.57亿元,同比增长24.20%,比2009年1~5月的8.07%呈现大幅度的回升,较2010年1~2月累计增幅有所放缓;化学制剂工业1311.23亿元,增长19.79%,比去年同期下滑0.53个百分点,是7个子行业中增幅最小的;生物制剂工业482.01亿元,增长38.18%,增幅上升15.77个百分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工业分别实现951.14亿元和263.48亿元,增幅较去年同期水平分别提高9.10和11.06个百分点。

  从省份来看,1~5月山东省累计工业总产值超越江苏省,重回全国首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4.30%。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省市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133.41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7.99%,平均增长速度为26.61%。

  产销衔接略显滞后  
  2010年1~2月,我国医药工业产销率回升到近期的高点,进入二季度,这一情况有所转变。1~5月医药工业产销率有所下滑,比1~2月减少了1.51个百分点,与2009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1.04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略显滞后。从各子行业来看,1~5月,除化学原料药和中药饮片工业外,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和中成药工业的产销率均不及2009年同期水平。

  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回调  
  2010年1~5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47.95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27.34%,增幅增加9.52个百分点,但与2010年1~2月的增幅(28.13%)相比,幅度略有回调。

  从子行业来看,1~5月7个子行业均回复快速增长态势,与2009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增长幅度最大,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8.1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5.45亿元;化学制剂工业同比增幅(21.97%)低于全国医药工业平均水平(27.34%),比去年同期水平小幅增加2.04个百分点;生物制剂与中药饮片工业的同比幅度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中成药工业上升9.5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881.91亿元。

  从省份来看,居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第1位的是山东省,所占比重为14.18%。而产品销售收入前10位省市合并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68.00%,平均增长速度为27.90%。

  盈利能力大幅反弹  
  2010年1~5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53.10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6.72%,增幅提升了18.77个百分点,延续大幅增长的趋势。

  从子行业来看,1~5月7个子行业均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利润同比增幅由2009年同期的负增长(-4.13%)提升至本期的50.43%;化学制剂工业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3.19个百分点;生物制剂工业出现近年来最大的同比增幅,增长63.36%;中成药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医疗器械工业同比增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已扭转今年1~2月增长下滑的趋势。

  从省份来看,山东省的医药工业利润水平仍居全国首位,所占比重为13.23%;广东和上海区域的利润增幅较大,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50%以上。利润总额前10位省市的合并总额占比达到73.13%,平均增长率为35.09%。

  2010年1~5月,全国医药工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0.42%,比2009年同期上升0.71个百分点,较2010年1~2月也增加了0.2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利润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1.41、0.72、2.31和0.95个百分点;中成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虽然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异质性较强,痛风反复发作者会出现持续性关节炎、肾结石、痛风石,其中痛风性关节炎可发生于身体各关节部位,以下肢关节及肘部关节为主,使患者身体疼痛,无法正常活动,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约为9.3亿人,目前预计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超10亿。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受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低影响,近年我国6-APA等抗生素中间体以及抗生素整体市场企业比较少,且产能较为集中。以6-APA为例:6-APA一般采用生物发酵法一体化生产名单,但由于生产环节投资大,污水处理量大,环保要求高,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6-APA被纳入限制类企业,限制新产能进入。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ADC药物行业:获批数量增多 国产出海成果丰硕

我国ADC药物行业:获批数量增多 国产出海成果丰硕

展望未来,在患者对ADC药物认可度持续提升、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获批上市药物数量逐年增多及适应症持续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到2032年有望达到141亿美元(约为1012.39亿元),2024-2032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9.20%,增速显著快于全球水平(26.76%)。

2025年08月25日
抗流感药物行业规模庞大 奥司他韦为主流 中国创新药引领市场加速迭代

抗流感药物行业规模庞大 奥司他韦为主流 中国创新药引领市场加速迭代

国内推荐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6 种。其中奥司他韦为主流,其销售额占我国抗流感药物总销售额的比重达74.49%;此外,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销售额分别占比13.91%、11.60%。

2025年08月24日
我国胰岛素行业进入修复期 集采持续推进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胰岛素行业进入修复期 集采持续推进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

随着集采持续推进下,我国胰岛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胰岛素集采较上轮,外资企业份额从68%减少到 55%,同时国产份额持续提升至45%。此外,从2024年相较于2021年的集采企业需求量占比来看,甘李药业占比大幅提升9%,通化东宝提升1%。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暖风频吹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政策暖风频吹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方面,数字医疗发挥关键作用,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政策暖风频吹,我国数字医疗行业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748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5年08月23日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国内ADC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直接推动ADC CDMO头部企业产能积极扩建。2018-2022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由0.1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预计2026-2030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将由8.3亿美元增长至24.5亿美元。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