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康复市场蓝海空间巨大 未来国内医院将介入康复医疗.康复医疗改善功能障碍,提升生活品质。康复使患者重新获得功能改善并适应正常社会生活,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及脑血管病、肿瘤、创伤等术后患者。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医疗中间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康复医疗改善功能障碍,提升生活品质。康复使患者重新获得功能改善并适应正常社会生活,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及脑血管病、肿瘤、创伤等术后患者。大量实践证明,积极的康复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提升生活品质,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
图表1 康复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近 200 亿元,人均康复费用仅 15元,相比康复体系成熟的美国市场规模约 200 亿美元、人均康复费用约 80 美元,差距明显。2010年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 3288 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 24.6%,其中仅一半开设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 338 所,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 9.1%,在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一多半城市尚未设立专科康复医院;2012 年各类医疗机极共有康复编制床位 90992 张,占全国卫生机极床位总数的 1.73%。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我国 8500 万残疾人和 3750 万失能老年人中,实际获得辅助器具配置的比例仅为 7.31%。
图表2 中美康复医疗差距明显
公立综合医院以两种方式介入康复医疗。一方面以医院康复科的形式开展急性期康复业务;另一方面以参与专科康复医院建设的形式积极介入急性期后康复业务。在康复医疗面临大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公立医院开始逐步进入该领域,多数选择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新医院并重点发展康复医疗服务。
此外,部分公立事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卫生部 2012 年发布《“十事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事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其中上海市先后有三家事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社会资本积极涊入康复医疗领域。社会资本具有资釐、机制等优势,但进入康复领域仌面临病源、治疗人才和康复方案和医保对接障碍。因此社会资本也有很强动力与公立医院在病人转诊等方面合作,部分康复医疗机极同时引入海外的康复技术和设备。基于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紧密程度可以分为:与三级医院以紧密合作,以股权或分红权形式合作建设康复医院;与三级医院松散合作,建立长期转诊关系。
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康复医疗领域,需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在解决病源方面,与综合医院建立转诊通道;在技术和设备、人才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疗流程与技术并合作培养康复人才;在客户定位方面,既覆盖低端医保人群又覆盖中高端人群提高盈利水平;在细分领域方面,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在未来业务拓展方面,向社区康复及长期护理领域延伸等。
图表3 当前康复医院发展的合适策略
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测算:千亿规模并不遥进,美国康复大发展发展的历史正在中国重现虽然目前国内康复市场规模仅约 200 亿元,但我们发现上世纪末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推动康复医疗大发展的驱动因素正在中国发生,包括人口老年化、医保支付方式变革推动治疗医院向康复医院转诊病患、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技术进步等。
图表4 康复市场规模测算
2011 年中国卫生部提出在 14 个省 46 个城市试点建立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坚持“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理念: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立足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时下转患者,并承担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综合医院面临病床和服务资源扩张限制); 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即急性期后康复,提供专科化专业化康复服务; 基层医疗机极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即类似美国的 LTC,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指导。
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康复医疗机极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极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
图表5 中国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建设设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