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mRNA药物产业链分析:上游最具潜力递送系统为LNP 下游肿瘤临床试验数最多

       mRNA药物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CMO/CDMO服务商,中游参与者包括生物制药公司,下游主体为mRNA药物用户。

mRNA药物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上游方面

       mRNA药物上游为耗材、设备供应商,耗材以核苷酸、酶、试剂盒为主,设备主要辅助检验、生产、纯化过程。其中,递送系统是mRNA疫苗研发的重要技术壁垒之一,攻坚冻干技术使mRNA疫苗储存和配送更便利。目前,已开发多种递送载体,包括DC、鱼精蛋白、阳离子脂质体、脂质纳米颗粒(LNP)等,其中,LNP在帮助mRNA进入细胞,影响蛋白抗原表达和免疫原性以及安全性外,也影响着mRNA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是目前最先进且最具潜力的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而mRNA疫苗的专利网错综复杂,拥有LNP专利的厂商极少,专利纠纷成为mRNA疫苗开发的一大掣肘。

mRNA新冠疫苗研发情况

国家

研发公司

疫苗名称

mRNA类型

递送系统

目前进度

效期

冷凉

2~8

室温

冻干

美国

Modema

mRNA-1273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已上市

-20, 6个月

30

12 h

Arcturus

ARCT-021

自我复制型 mRNA

LNP

2期临床'

-

-

.

德国

BioNTech

BNT162b2

mRNA

LNP

已上市

-70,2

5

可达2h(稀释后可达6h

CureVac

CvnCov

传统mRNA

LNP

3期临床

-60, 3个月

3个月

最长24h

中国

艾髀生物

ARCov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3期临床

-

至少1

-

丽凡达生物

-

-

LNP

1期临床

-

-

-

-

斯微生物

-

-

LPP

1期临床

-70℃:, 12个月/-20, 6个月

2~3个月

-

24个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LNP是由阳离子脂质、辅助磷脂、胆固醇和聚乙二醇(PEG)组成的稳定颗粒,在LNP中的组成比例分别为50%、10%、38.5%、1.5%。其中,阳离子脂质促进mRNA自主聚集,形成100nm颗粒,并通过电离释放细胞质中mRNA,辅助磷脂支持纳米颗粒形成脂质双层结构,胆固醇作为稳定剂增加LNP的稳定性,PEG可延长LNP复合物的半衰期。在LNP核中携带mRNA并保护mRNA不被降解,同时LNP的亲脂性可以使颗粒和人体细胞膜融合,递送mRNA进入机体细胞内。

LNP各组分的比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游方面

       美国是mRNA药物技术创新最主要的来源国,2020年美国以1623项申请位居第一,中国拥有1201项申请,但较美国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0年全球主要区域mRNA专利公开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基于mRNA技术平台的代表性公司主要位于欧美地区,其中,2020年Moderna以118项专利数位居mRNA专利领域首位,其次是Translzte Bio,其专利数量为86项。

2020年mRNA药物专利数量十大申请企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全球市场中,我国对于mRNA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处于高速发展中。目前拥有的代表企业有斯微生物、厚存纳米、艾博生物,主要针对mRNA疫苗研究。

国内mRNA技术领域主要企业

国家

研发公司

疫苗名称

mRNA类型

递送系统

目前进度

效期

冷凉

2~8

室温

冻干

美国

Modema

mRNA-1273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已上市

-20, 6个月

30

12 h

Arcturus

ARCT-021

自我复制型 mRNA

LNP

2期临床'

-

-

.

德国

BioNTech

BNT162b2

mRNA

LNP

已上市

-70,2

5

可达2h(稀释后可达6h

CureVac

CvnCov

传统mRNA

LNP

3期临床

-60, 3个月

3个月

最长24h

中国

艾髀生物

ARCov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3期临床

-

至少1

-

丽凡达生物

-

-

LNP

1期临床

-

-

-

-

斯微生物

-

-

LPP

1期临床

-70℃:, 12个月/-20, 6个月

2~3个月

-

24个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方面

       作为一个新技术平台,mRNA应用领域广泛:(1)肿瘤(个性化抗原或肿瘤免疫)、传染病、蛋白替换、医美等;(2)可表达抗原、抗体等。从各适应症临床试验数量来看,肿瘤最多,占近75%;其次为传染性疾病,Covid-19的爆发,促使相关临床试验数目迅速增长;最后是蛋白替代疗法。

       肿瘤领域

       mRNA肿瘤制剂通过使体内如DC细胞等产生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mRNA特异性肿瘤疫苗给药主要有两种方式:从患者外周血提取DCs和直接原位注射mRNA疫苗。目前,全球mRNA治疗肿瘤领域主要由mRNA三巨头(BioNTech、Moderna、CureVac)进行布局。

mRNA特异性肿瘤疫苗给药的两种方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mRNA三巨头布局的肿瘤免疫学管线

国家

研发公司

疫苗名称

mRNA类型

递送系统

目前进度

效期

冷凉

2~8

室温

冻干

美国

Modema

mRNA-1273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已上市

-20, 6个月

30

12 h

Arcturus

ARCT-021

自我复制型 mRNA

LNP

2期临床'

-

-

.

德国

BioNTech

BNT162b2

mRNA

LNP

已上市

-70,2

5

可达2h(稀释后可达6h

CureVac

CvnCov

传统mRNA

LNP

3期临床

-60, 3个月

3个月

最长24h

中国

艾髀生物

ARCov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3期临床

-

至少1

-

丽凡达生物

-

-

LNP

1期临床

-

-

-

-

斯微生物

-

-

LPP

1期临床

-70℃:, 12个月/-20, 6个月

2~3个月

-

24个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传染性疾病领域

       在全球中众多企业意识到mRNA技术的优势,在过去五年间,约有82个mRNA技术项目得到投资。在众多企业推动下,mRNA技术逐渐成熟,资本也进一步集中。在2020年mRNA技术研究项目数量增幅达到700%以上,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推动大多mRNA企业专注于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开发。

mRNA传染病领域的部分在研项目

国家

研发公司

疫苗名称

mRNA类型

递送系统

目前进度

效期

冷凉

2~8

室温

冻干

美国

Modema

mRNA-1273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已上市

-20, 6个月

30

12 h

Arcturus

ARCT-021

自我复制型 mRNA

LNP

2期临床'

-

-

.

德国

BioNTech

BNT162b2

mRNA

LNP

已上市

-70,2

5

可达2h(稀释后可达6h

CureVac

CvnCov

传统mRNA

LNP

3期临床

-60, 3个月

3个月

最长24h

中国

艾髀生物

ARCov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3期临床

-

至少1

-

丽凡达生物

-

-

LNP

1期临床

-

-

-

-

斯微生物

-

-

LPP

1期临床

-70℃:, 12个月/-20, 6个月

2~3个月

-

24个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替代蛋白领域

       mRNA技术在蛋白替代疗法的研发进度相较于其在肿瘤、传染性疾病领域更为早期,目前在研及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共计5项。

mRNA药物蛋白质代替治疗领域的在研临床试验

国家

研发公司

疫苗名称

mRNA类型

递送系统

目前进度

效期

冷凉

2~8

室温

冻干

美国

Modema

mRNA-1273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已上市

-20, 6个月

30

12 h

Arcturus

ARCT-021

自我复制型 mRNA

LNP

2期临床'

-

-

.

德国

BioNTech

BNT162b2

mRNA

LNP

已上市

-70,2

5

可达2h(稀释后可达6h

CureVac

CvnCov

传统mRNA

LNP

3期临床

-60, 3个月

3个月

最长24h

中国

艾髀生物

ARCov

修饰核苷酸 mRNA

LNP

3期临床

-

至少1

-

丽凡达生物

-

-

LNP

1期临床

-

-

-

-

斯微生物

-

-

LPP

1期临床

-70℃:, 12个月/-20, 6个月

2~3个月

-

24个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mRNA药物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低毒性、原料易得、较易合成、产业化优势明显。2016-2023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由568亿美元增长至795亿美元,CAGR为4.9%。

2025年07月13日
我国鹿茸长期依赖进口且行业贸易逆差渐扩大 进出口市场均高度集中

我国鹿茸长期依赖进口且行业贸易逆差渐扩大 进出口市场均高度集中

我国鹿茸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5年的35.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4%,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当前,行业已形成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吉林省是全国最大鹿茸产区,2024年鲜鹿茸产量达到1139.8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

2025年07月10日
患者群体庞大 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扩容 红霉素软膏为最畅销产品

患者群体庞大 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扩容 红霉素软膏为最畅销产品

皮肤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比较高,且有些皮肤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1.5 亿人患皮肤病,患病率高达 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各类疾病中位列第四。

2025年07月10日
老年群体消费力增强将成理疗机器人行业核心驱动力 遨博智能等商业化起量较快

老年群体消费力增强将成理疗机器人行业核心驱动力 遨博智能等商业化起量较快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但出生率呈持续下行趋势,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随着AI与具身智能技术的升级迭代,理疗机器人将成为养老服务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持续增长的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老年群体消费力持续增强,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将成为理疗机器人核心消费驱动力。理疗机器人相关厂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引领着整个理疗机器人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PCR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字PCR仪渐崛起 市场则正处国产替代关键转型期

我国PCR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字PCR仪渐崛起 市场则正处国产替代关键转型期

由于行业起步晚、技术壁垒高,我国PCR仪一度严重依赖进口,使得进口品牌在我国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近年随着国产企业在临床市场的快速崛起和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这一格局,推动国产PCR技术在更多应用场景中的普及和发展。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省市来看,我国兽药原料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几个省份。这些省份同时也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我国兽药原料企业的分布与兽药生产企业的分布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和河南作为养殖大省,对兽药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2025年07月08日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在我国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多重政策影响下,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2018-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由52.0%提升至56.7%。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