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抗生素阿奇霉素市场状况分析与市场预测

    随着对红霉素衍生物的不断开发,其系列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这一类药物的地位得到了全新的评价。在其上游产品硫氰红霉素产能不断扩展的形势下,采用半合成法生产的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生产线如雨后春笋纷纷建成,已成了这一系列产品增长的亮点,阿奇霉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新一代红霉素药物能有效地降低原药物的降解,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也得到了改善,拓展了杀菌谱,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过广泛的临床,已得到医生、患者的认可。其中的阿奇霉素以其优势显示出对抗全身细菌感染的独到之处,并占据了该系列产品的主要市场。从近两、三年我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情况显示,销售金额和用药数量不断增长,市场前景良好。

    剑走偏锋

    阿奇霉素是近年开发生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在红霉素化学结构上修饰后得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该品最初由南斯拉夫Sour Pliva公司研发后在该国最先上市,美国辉瑞公司授让了全球开发权后,将其推向全球市场。1990年9月该产品在英国上市,1991年底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希舒美),该品于2005年10月专利期满。

    阿奇霉素在上市后的十几年里,全球的销售额稳步上升,在2000年全球处方药市场上阿奇霉素排名第25位,销售额为13.82亿美元,进入“重磅炸弹”药品行列,其中美国和欧洲是阿奇霉素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年销售额为9.61亿美元,列为本国畅销药物第20位。

    近几年,世界抗生素市场风云变幻,但阿奇霉素始终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势头,2003年希舒美已达到历史上的顶峰,高达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2.6%,随着药品专利期的结束,2004年阿奇霉素已进入“慢车道”,但是希舒美全年销售额仍达18.51亿美元。

    阿奇霉素制剂现已是临床应用成熟的品种,其原料药、片剂、胶囊已载入2000、2005版中国药典,目前批准生产的剂型还有分散片、颗粒剂、注射剂、输液、干混悬剂和干糖浆剂等。阿奇霉素也是我国避开行政保护开发的一个产品,1995年8月,国家卫生部批准北京太洋药业生产阿奇霉素,至今,我国SFDA已下达了25个原料药生产文号,194个制剂生产文号,有150多个不同规格、剂型的品牌。

    阿奇霉素是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作用的,药物对酸稳定,可广泛分布到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药物在血液中和组织中的浓度高、半衰期长,适用于混合性感染的治疗。阿奇霉素血药浓度为红霉素的2~10倍,在组织中渗透深度强,为血药浓度的12~50倍,由于给药剂量与次数相应减少,不良反应较低,更适合于少年儿童和对青霉素药物敏感患者使用。

    近年来,全球一些地区对普通红霉素的敏感度已逐渐降到40%,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治愈,尤其在针对淋球菌株方面敏感率高达98.04%,比普通青霉素高1倍多,因此也推动了阿奇霉素的使用。随着国际间交流加强,以及人文观念的转变,人类免疫缺陷感染及发生率较多,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亦随之增高,为此,美国FDA抗感染咨询委员会已推荐阿奇霉素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而且该药对肺炎支原体、砂眼衣原体及梅毒螺旋体有很好的活性,由于对非复杂性淋病和衣原体尿道炎、子宫颈炎治愈率达99%以上,已被国外誉为“攻克性感染系列疾病的利器”。

    以销定产

    阿奇霉素的工艺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原料药产量平稳上升,北京太洋药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哈药集团已成为主要制造厂家,2002年3家产量已达15.4吨。此外,大连辉瑞制药、齐鲁制药厂、四川明欣药业、上海现代浦东药厂、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也具有一定的产能,2004年SFDA又批准了浙江立信药业、浙江震元制药、浙江永宁制药3家企业生产阿奇霉素制剂,目前11家药业具有了生产批件。

    2004年,国内阿奇霉素生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其中:上半年阿奇霉素原料药产量为77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0%,2004年7~9月份的原料药产量为33吨,从而使前3季度产量达到110吨,为上年同期的154%。

    阿奇霉素国产原料药产能的提升,也带动了外贸出口,据健康网统计,2004年1~9月阿奇霉素原料药出口金额已达2730万元,占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的11.08%,出口企业集中在浙江沿海地区,新昌国邦、浙江省医保进出口公司占据了总量的80%。在国产阿奇霉素强有力的冲击下,进口原料药市场已迅速萎缩。

    国内获得阿奇霉素制剂生产批文的厂家众多,但是形成一定销售规模的仍为少数企业,2002年14家药厂生产的片剂、胶囊6560万片(粒),其中:丽珠医药集团、四川科伦实业、石家庄制药集团、北京太洋制药、杭州爱大制药的产量占82%。据统计表明:2004年前3季度国内阿奇霉素片剂产量达1.45亿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国内进口、合资产品主要是大连辉瑞的希舒美、以及克罗地亚普利瓦医药公司的胶囊、片剂和干混悬剂。

    当家“花旦”

    阿奇霉素在我国的临床成就得到了肯定,从而在全身抗感染用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成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领军品种。1996年在全国10大城市典型医院用药金额排序中列入第62位,1997年跃升到第27位。近两年,国产阿奇霉素在医院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2001年阿奇霉素在重点医院的销售金额为9173万元,在领先品种中排序第18位,2003年已跨跃到第8位,同比2002年增长了40.25%,在京、沪、穗等16市均已进入畅销用药品种百位之内,在300家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86亿元,分析推测,阿奇霉素在全国市场已达20亿元左右。

    抗生素双轨制销售变局后,带动了医院处方药市场份额,从而也进一步巩固了阿奇霉素的市场阵地。统计表明:抗生素限售令后,名列前茅的3个阿奇霉素品牌药金额已增长了近20%。近两年,阿奇霉素已是大环内酯抗生素舞台上的当红品种,该药物在我国的行政保护到期后,市场将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表现不会太过强烈,新加入竞争的厂商已很有限,而主要表现在招标采购中价格与质量的竞争,分析2005年阿奇霉素市场,仍在目前水涨船高的形势下延伸,而品牌间的竞相角逐将愈演愈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