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生化诊断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生化诊断行业规模现状及十三五产业投资评估报告
         发展最早、最成熟的 IVD 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是指利用 Lamber-Beer 定律,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在体外测定各种无机元素、蛋白和非蛋白氮以及酶、糖、脂等生化指标的体外诊断方法,我们常用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查项目就属于生化诊断,是目前最常用的体外诊断方法之一,也是国内外发展最早、发展最成熟的 IVD 细分领域。 

         相对于其他体外诊断细分市场,生化领域已是红海。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我国生化诊断市场规模由 2010 年的约 40 亿元增长到 2016 年超过 60 亿元,5 年增长了将近 50%,但是增长速度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2015 年仅有 7%左右的微弱增长,在我国三大体外诊断细分行业中发展时间最长,增长最慢。 

中国生化诊断市场增速趋于平稳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际市场巨头称霸,国内厂家尚无显著龙头 
         国际市场行业集中度高。四大巨头罗氏、贝克曼、西门子和强生凭借先发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了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国内医疗器械巨头迈瑞仅占比 2%。 

2014 年全球生化诊断市场被“四大家”所垄断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进口仪器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国产品牌试剂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二。由于反应原理相对简单、被检测指标物精度要求较低,生化诊断试剂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生化分析仪研发生产的要求相对较高。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进步,国产的生化分析仪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是在准确性和稳定性上与进口产品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高端市场如三甲医院基本上被国外巨头所垄断,国产产品基本上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由于仪器瓶颈,我国大部分的生化企业集中在试剂领域,但是由于我国 70%以上的市场处于开放状态,即不同厂家的仪器与试剂能够配合使用,因此这些厂家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由于成本较低,试剂的毛利率较高,并且相比于进口,国产试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生化试剂国产化率已超三分之二。 

国内 70%生化市场处于开放状态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无显著龙头。由于生化试剂进入门槛低,毛利率高,很多公司都是以此为切入点进入 IVD 领域,造成生产厂家众多,已有超过 200 家相关注册公司。但是由于技术壁垒低,且相关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利润随着公司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现阶段国内生化市场各厂家的市场份额都不高,整体市场比较分散。 

2015 年国内生化市场竞争较为分散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监管力度加强利好国内优秀企业,封闭系统是发展方向 
         监管力度加强,利好优秀国内品牌。近年来,随着 CFDA 逐渐对体外诊断产品研发、注册、生产以及销售多个环节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了企业进入门槛,并且由于行业的激烈竞争,毛利率开始下降,已进入的小厂家也压力剧增,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优秀厂家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产品质量优势、管理优势以及市场优势,未来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封闭系统将是未来生化的发展方向。在国内生化市场,国产试剂由于价格优势已被市场所广泛接受,某些厂家的产品甚至进入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普遍为进口仪器。但是,试剂与仪器的开放对厂家的销售、与服务,使用的准确性与便捷性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参考国际上对封闭系统的认可以及国内仪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认为国内生化诊断的发展方向在于仪器与试剂的封闭,掌握仪器与试剂双重技术的厂家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封闭式系统拥有较大优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企业聚集试剂领域,积极布局其他产线 
         国内企业以利德曼和九强生物为代表。由于精密仪器制造能力的欠缺以及利润率的引导,国内企业大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试剂领域,生化试剂已基本完成进口取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是利德曼和九强生物,超过 85%的收入都来自于生化诊断产品的销售,业务较为集中。但是,由于生化诊断自身行业增速已经放缓,因此各公司都在做产品线的延伸,或者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利德曼与九强生物均在积极布局行业规模大且增速较快的免疫诊断化学发光领域。 

利德曼与九强生物的营业收入与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