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阿胶阿胶位列上品 “吃”掉亚健康

        亚健康明天见,不,亚健康天天见。

        借用这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语,或可以表明亚健康——这个现代都市健康头号公敌的杀伤力。有数据显示:70%的白领工作者,85%的企业管理者都属于亚健康的高危人群,失眠健忘、食欲低下、易感疲劳、抵抗力差、频繁感冒、口腔溃疡等各种亚健康症状频频袭来,更有甚者走向“过劳死”。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高学敏接受采访时称,走出亚健康状态不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比如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配以阿胶一类的滋补品,对预防和治疗亚健康大有裨益。

        阿胶“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对于亚健康而言尤是如此,防永远胜于堵。

        而阿胶,就是利于人们“治未病”的良品。

        据悉,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人体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对此传统中药三宝“人参、鹿茸、阿胶”均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服用以改善体质。但高学敏强调,在日常使用中,因为阿胶性平,食用起来安全性最高。迄今为止,单服阿胶,尚未见到不良反应的报告。而人参就不同,最典型的是过量长期服用人参,还可引起眩晕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所以阿胶的应用比人参、鹿茸更加广泛。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将阿胶位列上品,称其久服可轻身益气,养性延年,使身体强健。为此,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修书叮嘱其母“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

        而通过现代实验证实,阿胶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增强动物的耐寒冷能力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阿胶制作技艺唯一传承人秦玉峰介绍,阿胶可直接作用于造血链,升高骨髓造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迅速恢复失血性贫血之红细胞功能,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因此,阿胶对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易感冒等亚健康人群有较好的预防功用。

        据高学敏介绍,目前疲劳综合征患者在慢性病门诊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有的国家甚至达到20%。这些患者一般都有持续半年以上的低烧、失眠、抑郁,以及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现代研究表明,阿胶具有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安神,补充人体基础物质,所以对于有疲劳综合征的亚健康人群,有规律、适当的服用阿胶,会起到很好地恢复体质的作用。

失眠,是现代人的一大困扰。

  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唐博祥有个简单易行,十分有效,且兼具滋补功效的好方法对付失眠。

  睡前,将一个鸡蛋用沸水冲开,加阿胶粉一勺,酸枣仁面一勺,少许精盐,调匀,待温度适中时,服用。

  阿胶具有滋阴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阿胶多用来治肾阴不足,心火亢盛,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所致的烦躁、心悸,失眠等。所以我们在睡前适量服用,效果会很明显。

阿胶“治已病”

倘若亚健康突破封锁线,发展成“已病”,也可以通过服食阿胶的方式进行调节。

而在此方面,并不乏先例。三国时期曹植被贬东阿时骨瘦如柴,后因常食阿胶滋补,身体受益非浅,曹植感念于此,故作《飞龙篇》赋诗颂阿胶:“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据著名中医亚健康和养生保健专家闫珉川介绍,当前六成以上的亚健康人群临床表现为心肝血虚,此外肾阴虚也很常见。心血虚的人一般表现为面色无华、心悸、失眠、气短等。因为心主神志,所以当血不养心时,必然会睡不好觉,出现心跳加快、心慌等问题。而肝藏血,肝血不足时,人的面色自然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目眩,这些表现从现代医学来看,常常是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主要表现。

而阿胶恰好在这些方面切中要害。清代名医叶天士就曾称赞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善于补血,擅长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

现代女性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哺育后代的重任,使女人同时承受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势必会给她们的躯体和精神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这部分女性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肖承悰建议,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为避免烦躁、易怒等经前期综合征,可以在经前和经后适量服用阿胶,养血柔肝,平时也可适量服用食疗颗粒剂。

  阿胶药食同源,既可日常进补、常年养生,又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许多病症。肖承悰十分中肯地提醒,同样都称“阿胶”,本质差别很大,选择阿胶时要慎重。对炼制阿胶而言,比驴皮更珍贵的是东阿之水,因为驴皮常有,而东阿水只有东阿县地下才有,用此水炼制的驴皮胶方能称为“阿胶”。原料的道地性直接关系到服用效果的优劣,专家提醒,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阿胶等滋补品,莫不要因小失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