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中国抗病毒药市场分析

  
    在我国临床用药中,抗病毒药物与主流品种抗生素类无法相比,所占的比例和金额均有较大差距,从2008年上半年统计数据看,即使用药量较大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占据了抗病毒类药物的64.35%,而用药金额只占15.02%,抗流感病毒药物在购入量与金额均较低,只占0.93%和0.50%。
    近几年,国内转热的抗疱疹病毒药物购药量占25.21%,金额比例却占了49.29%,抗免疫缺陷病毒药物(包含用于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购入量为9.51%,金额比例却达35.19%,在众多抗病毒药物中,核苷酸类药物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也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活跃品种。
    而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购入广谱抗病毒药物统计数据表明,北京、杭州、广州、上海、南京地区排居前位,购入金额和用药量都占据着较大的份额,五大市场占据了广谱抗病毒药物用药金额的75%,其中利巴韦林所占比重较大,以71.13%的份额主导了广谱抗病毒药物市场。
    北京地区购入药物分别是利巴韦林、吗啉双胍、溶菌酶3个品种,其中利巴韦林占28.72%,而另外2个品种所占比例很小。
    而广州地区与北京地区所采购的品种结构虽然相同,但所占份额的比重不同,其中利巴韦林比重较少,只占11.97%,溶菌酶比重较大,占据了2.61%的份额。杭州地区广谱抗病毒药物结构与北京相近,占广谱抗病毒药物12.65%份额,而上海、南京分别为11.07%和7.44%,其他各大城市样本医院用药份额较少。 
   
    2009年中国抗病毒药新药研发现状
    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抗病毒处方药约有25种,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乙(丙)肝、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等疾病。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全身用抗病毒处方药的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其中10~12亿元为干扰素市场,但不包含可用于病毒性疾病治疗的其他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比2003年提高了约40%,占整个医院用药市场1.8%左右的份额。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流感治疗药物有两种: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商品名为达菲)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的扎纳米韦吸入粉雾剂(商品名为乐感清或瑞乐沙)。我国目前已批准了达菲的进口许可,该药已在中国上市,罗氏公司也授权两家中国企业生产达菲。乐感清则在2006年2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仍处在试验中。颜江瑛称,在应急情况下,国家药监局可同意临时进口乐感清。
    此外,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病毒一类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注射剂也在2008年6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如果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提高到六级,或者中国发生了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我国将启动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新药的注册进行特别审评审批,缩短其面市所需的时间。
    按适应证的不同,国内抗病毒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抗HIV药物,包括依非韦伦等8个产品;抗疱疹病毒药物,包括5个洛韦类产品及膦甲酸钠和阿糖腺苷;抗乙(丙)肝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  流感药物,包括奥塞米韦、复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广谱抗病毒药,包括利巴韦林、吗啉双胍、溶菌酶和聚肌胞等。
    无论是以处方量还是以销售金额计算,在国外市场上都是葛兰素史克的伐昔洛韦占据领先地位,其销售额占整个抗疱疹病毒药物市场的50%;其次为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而国内情况却有很大不同,更昔洛韦所占市场份额接近50%左右,伐昔洛韦位居第2位。此情形主要是因为国外伐昔洛韦和更昔洛韦获得批准的适应证不同。在国外,伐昔洛韦的适应证为免疫功能正常成人的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和单纯疱疹,而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适应证为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患者)巨细胞视网膜炎的治疗,以及心、肾、肾-胰联合移植患者巨细胞视网膜炎的预防。从适应证人群数量上来讲,伐昔洛韦要远大于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因此,伐昔洛韦的处方量和相应的销售数量也就远远超过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而国内对更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的适应证界线并不十分清楚。一些国内注射用更昔洛韦仿制药的产品说明书所明确的适应证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巨细胞视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外,还可适用于乙肝、带状疱疹、EB病毒感染等多种情况,这样一来,更昔洛韦与伐昔洛韦的适应证人群数量没有显著的区别。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达8.2%。2019年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 88.5%。

2025年06月23日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体检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体检客单价提高,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公立医院为我国体检市场主导者,其他专业体检机构、民营私立医院通过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市占率有所提升。近年来,AI辅助诊断发展迅速,体检行业参与者迎合市场变化,纷纷布局AI,体检行业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分析:患者基数规模超3亿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分析:患者基数规模超3亿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数持续增加,冠脉介入治疗手段不断普及,基层医院快速发展、国家组织器械耗材带量采购以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59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74亿元,2021-2030年GAG

2025年06月23日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人工合成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集采带来价格下探、高国产化率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人工合成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集采带来价格下探、高国产化率

随着颅内手术量逐步增加,国内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动物源性材料硬脑(脊)膜补片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不足20%。随着可吸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再生医学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发展,人工合成材料应用加速渗透,目前除贝朗、强生等跨国巨头外,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国内创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人工合成材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