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即为CKD,主要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肾脏损害或两者兼有为标志并持续三个月以上)疾病。其概念于 2002 年由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首次提出,并于2012 年经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表述。
慢性肾脏病作为肾脏疾病的一个临床分期诊断,在CKD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CKD3期之前,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CKD3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进入肾衰竭期以后则进一步加重,有时可出现高血压、心衰、严重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症状、贫血、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症状 |
临床表现 |
胃肠道症状 |
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
胃与十二指肠炎症 |
胃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出血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增高。CKD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均可出现气短、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部分重症患者可伴有尿毒症、肺水肿、尿毒症胸膜炎、尿毒症肺钙化等。 |
心血管病变 |
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心衰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至尿毒症期可达65%~70%。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 |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
随着病情的进展常有反应冷漠、惊厥、幻觉、嗜睡、昏迷、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低血钙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上述因素又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骨质疏松症及混合性骨病。 |
内分泌功能紊乱 |
CKD患者常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包括:1,25(OH)2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还可以引起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催乳素、促黑色素激素(MSH)、促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水平增高;大多数病人均有继发性甲旁亢、胰岛素受体障碍、胰高血糖素升高等。约1/4患者有轻度甲状腺素水平降低。 |
慢性肾脏病一般不可逆转,易反复发作且患病率较高,且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目前只能终身依赖昂贵的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生存。因此长期以来慢性肾脏病不断危害人类的健康,但由于健康知识普及等因素所致,患者知晓情况并不乐观。同时慢性肾脏病不仅会导致相关肾病症状和全身性并发症,还会加重病患睡眠障碍、抑郁倾向等精神压力。此外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年轻化。

引发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小球肾炎。而预防慢性肾脏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合适体重;平时应多喝水,不要憋尿;规律作息,避免疲劳;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避免高盐和高脂肪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坚果。此外还需要定期体检、定期筛查。

国内方面,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也加剧了糖尿病肾病(DKD)发病率的提高,我国CKD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使得我国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病,成为国人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的第8位病因。而且我国是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总数约1.323亿,患病率高达10.8%。换言之每10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患有慢性肾脏病。与如此之高的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仅有12.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绝大多数患者在“无知”中失去了肾功能。由此可见加强慢性肾脏病防控已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受益于国内市场对于慢性肾病类药物具有刚性需求,我国慢性肾脏病类药物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目前市场发展水平仍较低,供需缺口大; 一方面由于起病隐匿、知晓率低,使得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在后期才确诊,疾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另一方面因为各地诊治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和高效的转诊机制,不能满足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对于规范化检测诊疗及疾病管理需求。此外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出院后患者容易失访,若患者自身管理不善,极易导致病情加重和重新入院等后果。
因此预计随着慢性肾脏病患者对其的重视、各地诊治水平的提升以及慢性肾脏病防治体系的建立,我国慢性肾脏病类药物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