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市场专利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类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重要细分行业之一,主要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可以起到替代、支撑人体骨骼或者可以定位修复骨骼、关节、软骨等组织的器材材料,包括骨接合植入物及关节植入物,如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脊柱内固定植入物、人工关节等。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发改委、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国家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加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做大做强等方面。例如2020年1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在《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提出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列示18项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包括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髋关节假体、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及附件等。

近年来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发布机构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月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

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列示18项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包括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髋关节假体、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及附件等

2019年10月

国家医疗保障局

《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

DRG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名词定义,以及数据要求、数据质控、标准化上传规范、分组策略与原则、权重与费率确定方法等进行了规范;同时明确了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全国医疗保障部门开展DRG付费工作的统一标准

2019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

聚焦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重点问题,推进改革;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2019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持续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18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由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负责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2018年3月

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

《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 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

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2017年10月

国务院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旨在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对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持能力、加强组织实施等提出了意见

2017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推动企业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实现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更好支持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发展;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制应用

2017年5月

科技部办公厅

《“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提出在骨科修复与植入材料及器械领域,重点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承载骨诱导修复材料,可吸收骨固定产品,高耐磨、长耐久新型人工髋、人工膝及人工椎间盘等产品

2017年1月

发改委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2016版)

明确认定髋//肩等人工关节假体、骨诱导人工骨、人工骨/金属骨固定材料、人工椎间盘等骨科植入材料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2016年12月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统一高值医用耗材编码标准,区别不同情况推行高值医用耗材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直接挂网采购等方式,确保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

2016年11月

国务院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

实行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和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2016年10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药监局等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鼓励发展医疗器械知名品牌;大力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2016年3月

国务院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发展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高端植介入产品,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

2015年3月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 中国制造2025”

提出重点扶持10大产业领域,其中第十大领域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指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2013年9月

国务院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支持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益于政策利好,居民消费能提的提升以及所带来的医疗需求的增长,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不断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308亿元,初步估算2020年市场规模在360亿元左右,并预计2021年将达到387亿元左右。

2015-2021年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自2010年以来,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发明专利技术申请量与公开量方面总体呈波动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发明专利技术申请量为30件,较2019年增长了12件。截止到2021年3月,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与公开量均为398件。

2010-2020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发明专利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相关专利技术申请人构成来看,截至到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英泽”、 “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思”、“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伟”、“胡桓宇”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艾玉峰”是我国前十位专利申请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申请的专利最多,达到39项,占比9.8%;其次为“张英泽”排名第二,其申请专利技术为26项,占比6.53%。

截至2021年3月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人TOP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2021年3月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人构成请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分布来看,“A61B 诊断;外科;鉴定”、 “A61L  材料或消毒的一般方法或装置;空气的灭菌、消毒或除臭;绷带、敷料、吸收垫或外科用品的化学方面”、 “A61F  可植入血管内的滤器;假体;为人体管状结构提供开口、或防止其塌陷的装置,例如支架”是我国发明专利前三的技术。其中,“A61B 诊断;外科;鉴定” 领域的专利申请最多的,有173项,占比43.47%。

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预计未来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率不断提升以及需求不断上涨,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资本也将加速布局,加快对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相关技术的研发,专利申请量也将有所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比13.5%。可见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有着广阔的潜在需求。

2011-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0-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W)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省市来看,我国兽药原料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几个省份。这些省份同时也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我国兽药原料企业的分布与兽药生产企业的分布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和河南作为养殖大省,对兽药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2025年07月08日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在我国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多重政策影响下,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2018-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由52.0%提升至56.7%。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兽药行业:监管趋严下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我国兽药行业:监管趋严下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兽药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健康的畜群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兽药则是守护畜群健康的重要保障。从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到疾病的治疗康复,兽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兽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对兽药的影响比较大。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