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带动我国神经系统药物行业不断发展 精神兴奋药占据较大市场

       神经系统药物主要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主要有精神兴奋药、精神安定药、抗癫痫药、抗帕金森氏病药、止痛药、麻醉剂等五大产品。

神经系统药物主要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指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范围比较广泛,常见的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病)、癫痫等几种。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类型

类型

具体情况

脑血管病

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脊髓病变

比如急性脊髓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等。

中枢神经系感染

比如脑炎、脑膜炎等。

周围神经病变

比如坐骨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运动障碍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

-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比如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比如神经皮肤综合征、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

比如先天性脑积水、脑性瘫痪。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比如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我国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以帕金森病为例,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增加,到目前我国是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的13.5%。

2010-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与此同时,老年痴呆患者人数也不容小觑。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的中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痴呆患者约有1507万。可见在此背景下,我国神经系统药物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居民对健康意识的不断重视,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在神经系统药物相关支出也在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8.0%。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15元,增长19.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

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而受益于随着患者人数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适应症扩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中枢神经系统医药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公立医院神经系统销售额约为1056.7亿元,同比上升0.78%。2020年上半年,公立医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金额为410.2亿元。

2013-2020年上半年我国公立医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一直以来,受医疗观念与经济水平的影响,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在整体药物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较小,在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不足5%,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预计随着医疗观念进步,未来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可提升空间较大。

       4、精神兴奋药占据着较大的市场

       从细分产品来看,精神兴奋药占据较大的市场。以2020年上半年数据为例,精神兴奋药销售额占公立医院神经系统药物总体30.08%,占据市场第一;其次为精神安定药,其销售额占总体的17.14%。

2020年公立医院神经系统药物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精神兴奋药是公立医院神经系统药物中规模占比较大的亚类产品。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精神兴奋药主要有奥拉西坦、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咄拉西坦、艾司西酞普兰、乙酰谷酰胺、谷红、舍曲林、度洛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文拉法辛等产品。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公立医院精神兴奋药的购药金额达到123.38亿元。其中奥拉西坦用药规模最大,市场占比达到9.59%。 

2020年公立医院精神兴奋药销售占比前十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麻醉剂方面,由于药品具有的特殊性,属于严格监管的产品,主要在医疗机构使用。目前公立医院麻醉剂主要有丙泊酚、七氟烷、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罗哌卡因、依托咪酯、利多卡因、达克罗宁、复方利多卡因等产品;其中丙泊酚应用最为广泛。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公立医院麻醉剂的市场规模为65.29亿元。其中丙泊酚市场份额占比为23.19%;其次为七氟烷,市场份额占比为17.38%。

2020年公立医院麻醉剂销售占比前十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精神安定类药物方面,近年随着精神疾病发病率提高,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精神安定类药物主要有右美托咪定、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氨磺必利、咪达唑仑、帕利哌酮、坦度螺酮、右佐匹克隆等产品;其中右美托咪定应用最为广泛。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立医院精神安定类药物的销售金额达到70.29亿元。其中右美托咪定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19.12%。

2020年公立医院精神安定类药物占比前十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市场竞争情况

       近年来随着神经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药企也开始布局该市场。但与其他药物相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在资金、研发、人才、技术等方面进入壁垒更高,因此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比较少。目前神经系统药物市场主要已有辉瑞、百健艾迪、诺华、大冢、梯瓦、华北制药、哈药股份、恩华药业等一批优秀企业。

企业

相关情况

辉瑞

辉瑞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一家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的、以患者为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扎根中国30余年,辉瑞已成为在华主要的外资制药公司之一。目前辉瑞在中国业务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并在华上市了五大领域的高品质的创新药物,包括肿瘤、疫苗、抗感染、炎症与免疫、罕见病等多个领域的处方药和疫苗。2021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净利润为6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3.1%。其中制药业务销售额12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百健艾迪

百健艾迪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药物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百健艾迪是历史最久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恩华药业

我国唯一一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2019年,恩华药业实现营业总收入约41.49亿元,同比增长7.55%;实现利润总额约为7.66亿元,同比增长2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63亿元,同比增长26.32%。主要包括抗抑郁类药物、抗精神分裂类药物、抗躁狂症类药物三种。

诺华

诺华是世界三大药企之一,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涵盖创新专利药、眼科保健、非专利药、消费者保健和疫苗及诊断等多个领域,并在所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2021年二季度净营收为129.5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28.9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创新药物净营收为10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大冢

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于1981年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两国间第一家合资制药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是国内通过国家GMP认证的第一批企业。2021年上半年当期营收7188亿日元,上年同期为6954亿日元。当期营业利润1112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180亿日元。当期净利润914亿日元,上年同期为868亿日元。其中,制药业务营收4725亿日元(43亿美元)

大冢制药于20218月宣布其抗精神病药物Rexultibrexpiprazole,依匹哌唑)口腔崩解(OD)片剂已获得日本监管部门的批准。除了现有的常规片剂(Rexulti 1mg2mg),Rexulti OD0.5mg1mg2mg)片剂的上市将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梯瓦

梯瓦制药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全球性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及生产优质的非专利药物、创新的专科药物及活性药物成分;是全球药业领袖及世界最大的非专利药物生产商之一。2021年第二季度季度净营收3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8.7亿美元。季度净利润2.0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4亿美元。

哈药股份

哈药股份产品主要聚焦抗感染、心脑血管、感冒药、消化系统、抗肿瘤药以及营养补充剂等治疗领域。受省级医保增补清退、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受限、DRG试点范围扩大、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公司在医院市场的销售面临一定的限制,部分药品面临新一轮的降价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哈药股份已在变革自身的销售渠道。2021年公司拓展新渠道,夯实新业务,梳理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公司销售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5.95亿元,同比增加49.1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运营规划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