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氨基酸:细分品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品种:继续稳步推进

  从产量来看,我国的谷氨酸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年产能超过180万吨,实际产量在160万吨左右。其次为赖氨酸,年产量约60万~70万吨。相比之下,国际市场上畅销的蛋氨酸在我国氨基酸产业里却是一条“短腿”,迄今为止,国产总量仅数千吨,而国内市场蛋氨酸需求量则高达10万吨。鉴于此,国内已有大公司与法国公司合作,正在筹建一条年产10万吨级蛋氨酸生产线,一旦建成投产,我国将成为国际蛋氨酸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谷氨酸

  2008年,我国共计出口谷氨酸11万吨左右。这一数字是在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继续垄断国际谷氨酸市场下完成的,实属来之不易。

  据了解,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早在十年前就已预料到中国将成为日本味之素的最大竞争对手。因为中国玉米产量巨大以及人力成本远低于日本,所以,日本公司采取“走出去”策略,将其谷氨酸发酵基地很早就转移至印尼、泰国和巴西等盛产甘蔗的热带国家,并利用当地制糖业在榨糖后剩下的大量“甘蔗糖蜜”副产品为原料,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故在生产成本与价格上仍能与我国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谷氨酸原料药竞争。且其谷氨酸大量出口至北美洲、欧洲与东南亚市场。我国生产的谷氨酸只能低价销往欧洲、新加坡及中国港台地区市场。在短时期内,我国谷氨酸出口受制于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的局面暂时难以改变。幸而我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味精消费市场,故国内谷氨酸产业前景无忧。

  赖氨酸

  赖氨酸则是我国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的氨基酸大品种原料药产品。2007年,国内赖氨酸总产量已达65万吨以上,预期2010年全国总产量将达89万吨。

  近几年来,我国赖氨酸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30万吨左右,相当于国内实际产量的一半,因此,赖氨酸已成为国内出口数量第一的氨基酸产品。据悉,前几年我国赖氨酸出口市场主要在北美洲,近年来,我国赖氨酸出口已转向东南亚市场。因为包括越南、泰国在内的国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饲养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有关部门认为,东南亚地区的赖氨酸年需求量达8万~10万吨;且该地区并无赖氨酸生产国,全部赖氨酸均依赖进口。我国广西等省与东南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故对东南亚出口赖氨酸拥有价格和地域优势。预计东南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赖氨酸出口市场。

  胱氨酸

  胱氨酸是所有21只氨基酸原料药中唯一一种不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或合成法生产的氨基酸产品。据了解,目前胱氨酸的主要生产原料为人发或猪毛经盐酸水解后提取所得。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胱氨酸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出口胱氨酸产量约占国际市场的80%~85%。包括欧美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都依赖中国出口的胱氨酸原料药。

  据悉,半胱氨酸在国际上是一种非常紧俏的医药原料,例如胱氨酸可与甘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一起合成谷胱甘肽,后者是一种重要的解毒剂和眼科用药,其临床需求量极大。不久前丹麦医学研究人员报道说,经过临床试验证实:口服半胱氨酸能有效预防消化道肿瘤疾病(如胃癌、食管癌等)。现丹麦食品厂商已据此发现直接将半胱氨酸原料药加入到口香糖等大众产品中。丹麦学者的上述研究使得半胱氨酸立即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新畅销商品,有预计称,今后几年,以半胱氨酸为原料的各种保健食品销量将比目前增长至少1倍以上。

  半胱氨酸的畅销必将大大推进其原料——胱氨酸的产销量。近年来我国胱氨酸年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3500~4000吨左右。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大约在几年前,日美两国携手合作拟利用重组DNA技术改造工业微生物并将其作为菌种发酵法制取胱氨酸,但据了解,这一技术始终未获成功,否则的话我国胱氨酸出口前景将极为艰难。

  可以肯定,在今后几年内,我国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胱氨酸原料药出口前景将继续看好。加上丹麦学者的重要科学新发现,有望大大促进半胱氨酸产品原料的销售和胱氨酸原料药出口增长。今明两年,我国胱氨酸对欧美出口数量将大踏步增长,最大出口量有望突破5000吨。

  苏氨酸

  我国苏氨酸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至2005年国内苏氨酸总产量已达2万吨左右。而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苏氨酸市场需求量将达6万~8万吨,故市场缺口较大。

  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吉林大成集团在几年前成功引进国外先进苏氨酸生产技术经消化后建成国内第一家大型苏氨酸生产厂,目前其年产量已达1万吨,且产品的50%出口至美国和欧洲市场,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苏氨酸原料药“只进不出”的僵局。

  据了解,国内主要苏氨酸原料药生产商除北方的大成集团外,位于江南的浙江衢州国光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苏氨酸年产能力也在5000吨以上。另外几家生产规模较小的苏氨酸生产商均分布在江苏无锡、通州及张家港,但其苏氨酸年产量均比较小,年产能力约在几百吨到1千吨。

  随着我国苏氨酸产量的稳步增长,预期2009年我国苏氨酸年产量将达2.8万~3万吨,而出口苏氨酸原料药将占年产量的1/3左右。

  小品种:销售前景看好

  牛磺酸

  牛磺酸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畅销产品。据国外医学研究人员报道,牛磺酸能增强肌肉力量及消除人体疲劳,故国外大多将其用于配制市场销量极大的运动饮料类产品。此外,牛磺酸还可用于配制婴儿奶粉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牛磺酸的新用途包括:配制防近视眼饮料等新颖保健食品(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市场已有多只以牛磺酸为主要原料的防近视眼饮料产品,其主要原料为:牛磺酸、蓝莓汁、维生素A、叶黄素等)。据悉,目前国际市场上牛磺酸年需求量在4万~5万吨左右。我国牛磺酸实际年出口量1万多吨,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市场。

  L-茶氨酸

  L-茶氨酸系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氨基酸产品。其用途主要是镇静/安眠和提高人的注意力以及健脑作用。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茶氨酸的国家。但我国却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茶氨酸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因为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年产茶叶125万吨,故拥有大量低档茶叶可作为提取茶氨酸的原料。

  日本太阳绿宝株式会社于2002年在江苏省无锡市郊正式建成茶氨酸生产基地,其产品全部出口至美国和日本市场。由于国际市场茶氨酸产品销售前景看好,近几年来,包括浙江杭州、湖南洞庭湖地区和贵州、江西等南方茶叶主产区陆续建成一批茶氨酸原料药生产基地。有关部门估计,全国茶氨酸原料药总产能已有近5000吨,但由于出口渠道不畅等原因,可能实际产量仅为3000吨以内。且国产茶氨酸原料药主要销往海外,内销市场极小。原因是我国消费者并不了解茶氨酸的实际价值和保健效果。一旦L-茶氨酸的作用能在我国家喻户晓,则茶氨酸的年产量将至少比现在增长数倍之多。有美国学者认为L-茶氨酸最主要的保健作用是“助睡眠”,如据美国媒体最近报道,美国营养学会推荐的4只效果最佳的天然助眠产品之一即为L-茶氨酸。由于睡眠不好的人在西方国家人数极多,故作为天然助眠药物之一的L-茶氨酸今后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无疑将有广阔市场前景,出口空间巨大。

  瓜氨酸

  瓜氨酸最早系由美国科学家从西瓜皮中提取所得的一种氨基酸产品,命名为“瓜氨酸”。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瓜氨酸才真正被用于保健食品中。据美国医学研究人员报道说,瓜氨酸是一种天然壮阳产品,它能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而且效果奇佳,无副作用。美国营养学界将瓜氨酸称之为“天然伟哥”。据悉,目前美国市场上至少有数十种“天然伟哥”类性保健产品在销售,它们大多以瓜氨酸或吗咔(maca)和育亨宾等天然产品为原料制成,销量很大。

  瓜氨酸也是近年来市场销路逐年增长的小品种氨基酸原料药产品之一。据了解,瓜氨酸可直接从西瓜里提取和人工合成。目前国际市场上瓜氨酸年需求量在8000吨左右,其中80%为人工合成品。据悉,我国北京健力药业公司已利用河北省丰富的西瓜资源提取出天然瓜氨酸,但年产量仅几百公斤。由于天然瓜氨酸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故出口前景看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