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加快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内生动力愈加强劲,参与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正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如是说道。
 
 
  日前,2017年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在上海正式发布。蓝皮书以数据、企业案例等角度全面展示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全面推进

  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全球医药产业价值链发生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全方位嵌入全球价值链,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中国医药产业新的国际化布局至关重要。

  周惠指出,从产业层面来看,我国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将提高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列为重要内容,国际化重点任务为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出口增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则为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监管层面,中国医药监督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规范市场接轨是整体提升中国医药国际化水平不可或缺的一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实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全面推行、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的落地等都有利于提高中国药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为实现中国GMP、药物临床研究监管制度等与国际接轨,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正在积极与药品检查协定和药品监察检查合作计划、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交流沟通,加强合作,探讨加入这些国际组织的可能性,并启动了相关进程。

  从微观层面来看,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十足,传统外向型企业通过数载耕耘已进入国际化初步收获期。囿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不少原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也纷纷制定国际化战略,将国际化视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国医药企业频频主动出击,正在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际医药市场。

  进程加速

  中国医药出口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从2007年至2016年,我国医药出口增长两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4%。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高附加值制剂、生物医药、诊疗设备等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在中国医药产业的质变过程中,医药贸易转型升级将获得明显成效,我国医药外贸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

  据蓝皮书披露的数据,近两年,中国药企的海外并购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中国药企在规范市场的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着眼布局国际资源的步伐加快。2016年并购总金额达5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39%。

  通过并购海外药企,中国制药企业获得了国际化药品生产制造及注册平台,推进了中国整体药品制造业务的升级,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市场特别是规范市场的占有率。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医药产业链分工更加明晰。蓝皮书显示,中国医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已不再仅仅是低端中间体、原料药供应商,不少优秀企业在做大做强自身业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终端产品打入了欧美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医药研发的全球化步伐也在加快,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开始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创新药物在境内外同步临床开发,部分制药企业将高质量的在研产品授权跨国药企开发。“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让中国品牌创新药在全球遍地开花,诞生世界级制药巨头是每一个医药人的梦想。”周惠表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