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药材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

   报告网摘要:据了解,当前我国中药材市场交易量下降,多数药材销售陷入困境。即使有受灾减产的药材出现,因缺少实际需求行情也是萎靡不振。尽管目前低价药材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涨价的希望,药商普遍投资欲望不高,使得低迷的行情更加低迷。那么,当前中药材市场为何如此低迷?

  据了解,当前我国中药材市场交易量下降,多数药材销售陷入困境。即使有受灾减产的药材出现,因缺少实际需求行情也是萎靡不振。尽管目前低价药材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涨价的希望,药商普遍投资欲望不高,使得低迷的行情更加低迷。那么,当前中药材市场为何如此低迷?

  生产过剩

  前几年多数药材价格疯狂上涨,有的品种不但涨幅幅较大,而且在高价持续时间长,如:太子参,从18-20元起价,突破百元大关后,在200元左右运行两年多,而且在300元上下持续近半年时间。栽种太子参亩收入2-3万元,在高收益的刺激下,产区药农纷纷扩大种植,并且涌现出承包土地上百亩、上千亩种植大户,一家一户散户种植的更是遍地开花。

  由于药农盲目扩大种植,势必导致生产过剩,进一步冲击价格大幅跌落。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连续多年涨价行情刺激下,生产出现过剩的药材还有:党参、当归、黄芪、黄芩、白术、白芷、怀山药、北沙参、生地、百合、桔梗、水半夏、旱半夏、元胡、丹参、丹皮、防风、川芎、泽泻、车前子、栀子、牛蒡子、地肤子、金银花、菊花、玫瑰花、荆芥、荆三棱、毛知母、天麻、麦冬、猫爪草、苦地丁、射干、沙菀子,白前等。同时,一些野生药材在高价刺激下,也出现供大于求,价格理性回落。如:全蝎、蜈蚣、九香虫、黄精、石菖蒲、白芨,猪苓等。这些药材生产过剩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压抑当前药市行情低迷的原因之一。

  压货囤积风降温

  几乎每次药材价格大涨,都或多或少与人为购货囤积密不可分。过去几年药市行情火爆时,买货囤积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但药商一哄而上买货囤积,推三轮车的、卖狗肉汤的、补鞋的、上班的工人、教学的老师、做小生意的商贩等等,都加入了压货大军。

  近两年药市进入了下滑通道,多数药材从高价纷纷跌落,压货囤积已无赚钱空间,药商们多停手观望,游资更是悄然撤离。繁华过后是寂静,在多数药材价格下滑过程中,谁也不敢轻易买货囤积。如今,由于市场少了买货囤积者,也就少了几分热闹,使得平静的药市行情显得冷清、萧条,这是当前药市行情低迷的又一大因素。

  从业队伍壮大

  在过去几年药材价格大涨时,不少人从中发了大财,如:囤积三七、太子参、党参、当归、桔梗、菟丝子、牛蒡子、浙贝、元胡、麦冬、白胡椒、酸枣仁、砂仁,槐米等。由于这些药材价格涨福大,而且,在高价持续时间长,几乎所有购货者都赚得盆满钵流,尤其购买三七、太子参、党参、桔梗的,少则赚几十万,多则赚上百万,甚至赚上千万。

  似乎进入药市便可一夜暴富,在一些药材价格暴涨中,的确有不少药商由昔日的“屌丝”,变成了“高富帅”。一些好事者更是对此事津津乐道,添油加醋到处大肆宣传,激励了不少“淘金者”陆续进入药市。以前,只有几家经营一个的品种,如今,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经营。

  以白术为例:十几年前,亳州市场从事白术饮片加工的不过一百多家,如今,不少于500家。再以小品种蝉蜕为例,以前亳州市场只有6-7家经营,如今,大大小小的经营户已过百家。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的都在做药材生意。由于从业队伍的壮大,有时候买货者找不到你,也很正常。这也是有货卖不出去,或者感觉到销量不如从前的原因之一。

  用药单位直接到产地采购,市场交易功能减弱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药商感觉到市场大货销售量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国内一些制药厂,饮片生产企业直接到各药材产区采购,如:板蓝根、丹参、生地、党参、当归、黄芪、怀牛膝、怀山药、麦冬、北沙参、黄芩、元胡、白芷、山萸肉、青翘、茯苓、葛根、前胡、柴胡、金银花、菊花等等,这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药材,用药单位多从产地直接采购,少则十几吨,多则上百吨。

  一些用药企业绕开市场从产地采购药材原料,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是大势所趋,这是近几年药商们感觉到市场生意不如产地生意好做的原因之一。由于越来越多的用药单位从产地购货,市场功能在逐渐减弱,这是导致当前药市行情低迷的又一大因素。

  市场整顿 药材实际销量下降

  自去年国家对药品加大打击力度以来,到目前已有50余家药企被收回了GMP证书,涉及中药生产的有40家,其中有20家为中药饮片企业,另外20家涉及中成药、中药前处理和提取生产。今年前5个月又有44家药企被收回GMP,这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仍占了大头。

  由于国家从药厂和大小中医院查处药材质量,使得硫磺、重金属、农残超标以及有效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标准的药材无处可销。对药材质量加大管理力度以及对造假行为严厉打击,有利于中药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有40家中药生产企业被被收回了GMP证书,这40家药企减少了多少药材用量?同时,未发现问题的生产单位,为避免因质量问题被查处,多不愿大量备货储藏原料药材,如此又减少了多少药材用量,这也是当前药市行情低迷的原因所在。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药材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总之,在生产过剩、库存量大、需求不旺、药市整顿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才导致了当前药市行情低迷。在多数药材生产继续扩大,库存累计积压双重压力下,今年整体药市行情难以复苏。不过,只有在低迷的行情中,才能孕育更多的商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