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生物医药市场进度加剧

    摘要: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尚未实现盈利,但资本仍在不断涌入寻找机会。对于许多风险投资基金来说,生物医药已经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只有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才会被关注。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正文: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正在紧张制定中。一医药行业负责人透露,“振兴规划方案由发改委牵头,2~3个月后会出台。这次生物医药振兴将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成为核心战略支持新兴产业之一,作为重点扶植发展的对象。”

  将生物医药振兴规划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同时GMP认证标准将实施,这意味着,国内医药行业将迎来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未来生物医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将带动医药市场洗牌加速,产业整合进一步加快。

  根据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医药产业规模年总值为277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 2.9%;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2%左右,增幅达18.8%,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13%。

  药品市场的销售总额2001年达到了1260亿元,1990~2001年间为年均21.7%的增长速度。其中,生物制药类增长率为16%,低于医药产业平均水准。

  “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这些特点造就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耗资巨大、周期漫长,使融资渠道不畅的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困境。”医药协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2006 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保持在15%左右稳定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收入增长显著但利润增长明显放缓,竞争趋向于新技术与新领域。

   “非典”爆发以来,“疫苗”迅速成为互联网上一大热门搜索关键词。疫苗市场被空前激活。北京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位专家指出,“中国庞大的疫苗市场显然已经被激活,并迅速地启动起来。”

  据业内人士评估,国内疫苗市场年需求将以15%的速度大幅度增长,远远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水平。最现成的例子是,非典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场上的疫苗需求在短短两个月内增长了近10倍。

  但生物医药企业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从而使市场环境恶化。例如,基因工程药物G-CSF临床应用剂量很小,只需一个厂家即可基本满足全国市场的需求,但国内生产厂家超过15家,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创性研究及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这导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局面。”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之外,还出现了反向兼并、合资、外包等多种融资形式。“那些缺乏资金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在产品未能实现盈利之前,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上述专家表示。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药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巨型生物医药企业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国际竞争能力弱,在综合实力上处于世界第二阵营前列。例如,美国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安近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34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年销售收入却仅为2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指出。

  国家发改委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亚平认为,虽然生物医药企业属于高技术范畴,但目前利润低、积累能力弱,无法实现高研发投入、高技术产品、高回报率、再度研发更新产品的良性循环。

  

2006-2007年中国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吸引力研究年度报告


  对于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专家指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资市场、生物风险投资基金及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资本基础。以企业为主导的资本流向,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发展原创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及政府的支持,这是目前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最紧迫的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在2022年受集采影响,造影剂市场曾经历超过20%的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实现企稳回升。从产品结构来看,X射线造影剂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5%;而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实现14.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格局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本土企业与跨国药企的竞争态势持续演变。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长期由罗氏、默克雪兰诺等国际制药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药企在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市场格局逐步重塑——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超越外资企业(51% vs 49%)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55.5%,

2025年08月06日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近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筋膜枪市场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长至4.1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3%,人均消费支出从1.83万元增长至2.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7%。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万元,同比名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