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现状: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 市场竞争激烈

       创伤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来自于交通事故和摔倒、跌落等意外所导致的各种四肢、肋骨、手指、足踝、骨盆等部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4-2018年,调查范围内,股骨骨折和多部位骨折的出院人数由21万人上升至42万人,复合增长率为17.95%。随着我国工业化能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高暴力损伤日益增多,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医疗保障的持续扩大,我国骨科创伤手术量将逐年增加,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需求扩大。

       创伤类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开发较充分,是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细分类别。根据数据显示,2015-2019年,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51亿元增长至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5.76%,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70亿元左右。

2015-2024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差距相对较小。以大博医疗为例,作为本土代表性企业之一,2019年度市场份额为7.79%,在全部厂商中排名第3,国内厂商中排名第1。

2019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企业及简介

企业名称

简介

美敦力

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其主要产品覆盖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心脏支持、微创心脏手术、恶性及非恶性疼痛、运动失调、糖尿病、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五官科手术治疗等领域。2012年,美敦力收购康辉医疗,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康辉医疗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主导产品为骨科植入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创伤修复、脊柱矫形等治疗领域,是国内骨科行业主要企业之一。美敦力2019财年的销售收入为305.57亿美元,其中,脊柱业务销售收入为26.54亿美元。

史塞克

成立于1941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在骨科、医疗和外科设备以及神经外科和脊柱产品领域。2013年,史塞克收购创生医疗,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创生医疗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国内领先的创伤及脊柱产品生产商之一。2020年度,史塞克的销售收入为143.51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不含脊柱及神经技术类)销售收入49.59亿美元,脊柱类业务收入29.92亿美元。

大博医疗

2017年于A股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医用高 值耗材的生产、研究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等。根据大博医疗2019年年报,201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2.55亿元,其中创伤类产品收入为7.9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63.49%,脊柱类产品收入为2.6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1.11%

春立医疗

成立于1998年,2015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植入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春立医疗2020年年报,其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9.38亿元,其中关节假体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7.03%,脊柱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96%

三友医疗

2020年于A股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医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脊柱类植入耗材、创伤类植入耗材。根据三友医疗上市招股说明书,其2019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54亿元,其中脊柱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93.19%,创伤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6.32%

天津正天

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天津市华北医疗器械厂。天津正天是专业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其产品线涵盖了骨科创伤、脊柱及关节等领域

凯利泰

成立于2005年,2012 年于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脊柱及创伤类骨科植入物等。根据凯利泰2019年年报,其2019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08亿元,其中椎体成形微创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2.04%,骨科脊柱或创伤产品收入占主营 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2.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潜力预测
        《2021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