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行业竞争现状:整体国产替代率较低 康拓医疗竞争力增强

       神经外科是外科中的一个分支,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由于疾病和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颅骨、头皮、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等。神经外科手术涉及的价值较高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般归入高值耗材类,即神经外科高值耗材。按产品使用类别划分,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可以分为颅骨材料、脑膜材料、引流材料、缝合材料、神经刺激材料、脑电监测材料、辅助工具。

神经外科高值耗材的种类

类别

产品

颅骨材料

颅骨钛网板、颅骨板(PEEK)、颅骨锁、链接片、螺钉

脑膜材料

人工硬脑(脊)膜、神经补片等

引流及缝合材料

脑脊液引流管系统、脑动脉瘤夹等

神经刺激及脑电监测材料

神经刺激电极、脑电监测电极等

辅助工具

开颅钻头、电凝镊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影像设备的引进,我国神经外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应用于神经外科的高值耗材市场规模也随之快速增长。以出厂价计算,2018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较201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0%。未来,受益于国内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神经外科科室力量的增强和医生数量的增长、神经外科手术向三四线城市和基层医院下沉,以及人们支付能力上升和健康意识加强带来的神经外科手术需求的进一步释放,预计神经外科高值器械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2023年将达到61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12%。

2014-2023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器械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我国神经外科领域植入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且相关技术要求高,导致目前国内神经外科高值耗材整体国产替代率较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发展,如审批制度优化,高端器械进入国家扶持目录等。随着国产企业技术不断进步,预计未来进口替代将不断加快。

       目前,我国神经外科高值器械行业相关企业主要有强生辛迪思、美敦力、史赛克、大博医疗、双申医疗、西安康拓医疗等。

我国神经外科高值器械行业相关企业及简介

企业名称

简介

强生辛迪思

强生公司于2012年收购辛迪思,并于2013年完成与辛迪思中国子公司的整合。强生公司旗下的相关神经外科业务主要在辛迪思品牌下开展。强生公司2019财年医疗器械板块销售收入为260亿美元

美敦力

美敦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心脏支持、微创心脏手术、恶性及非恶性疼痛、运动失调、糖尿病、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五官科手术治疗等领域。美敦力2019财年销售收入为305.57亿美元

史赛克

史赛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之一,在全球有14个生产研发及销售分部,员工约4万人,产品涉及关节置换、创伤、神经外科、颅面外科、脊柱、微创、生物科技等。史赛克2019年度销售收入为149亿美元,其中神经技术类产品收入19.7亿美元

大博医疗

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领先的骨科高值植入耗材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关节类植入耗材、运动医学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微创外科类耗材、口腔种植类植入耗材等。2019年大博医疗营业收入为12.6亿元,其中神经外科类产品收入为3,446万元

凯利泰

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业务、创伤类或脊柱类骨科植入物业务、低温射频业务、运动医学业务和医疗器械贸易业务。2019年凯利泰营业收入为12.2亿元

三友医疗

成立于2005年,并于20204月在科创板上市,主要从事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脊柱类植入耗材和创伤类植入耗材。2019年三友医疗营业收入为3.54亿元

迈普医学

成立于2008年,已实现人工硬脑(脊)膜、颅颌面修补系统等多个Ⅲ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产业化,主要业务涉及神经外科等科室。2019年营业收入为1.1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研发与技术实力方面,大博医疗、凯利泰等从事综合植入类耗材的上市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超过40张以上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神经外科领域康拓医疗取得的三类注册证数量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其中PEEK骨板注册证为首个国产PEEK颅骨修补产品注册证,近年来连续占据细分领域第一大市场份额,此外,还拥有国内唯一的PEEK链接片注册证,以及唯一的国产PEEK胸骨固定带注册证,在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领域具有全面的产品体系优势和PEEK高端产品优势。

国内相关企业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研发与技术实力对比情况

公司名称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

神经外科相关三类注册证数量

研发费用率(2019年度)

研发费用率(20201-6月)

颅骨修补固定产品

大博医疗

70

5

7.98%

8.24%

钛网板、钛链接片、螺钉

凯利泰

42

2

3.98%

3.91%

-

三友医疗

23

0

5.21%

8.42%

-

春立医疗

12

0

6.75%

7.76%

-

康尔医疗

13

4

-

-

钛网板、钛链接片、螺钉、PEEK骨板

双申医疗

2

2

-

-

钛网板、钛链接片、螺钉

迈普医学

4

3

-

-

PEEK骨板

康拓医疗

12

6

7.15%

7.50%

PEEK骨板、钛网板、钛链接片、颅骨锁、PEEK链接片、颅骨锁、螺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与发展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针对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所以抑酸药物被推向历史舞台,目前最新一代的药物是P-CAB抑制剂,正在快速发展。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类药物(P-CAB)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ATP酶(质子泵)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P-CAB可直接抑制H+/K+-ATP酶,而无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成果,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另外,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2025年04月01日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我国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2023年国内大约有2.5亿人饱受过敏性鼻炎的摧残,其中重症患者有8千万到1亿人。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多款产品市场销售表现出色,如氯雷他定近5年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氯雷他定销售总额已突破76亿元,这也吸引多家企业也纷纷入场,其中国内首次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上市,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对于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国内GLP-1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上升至60.5亿元,同比增长95.79%,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GLP-1药物陆续获批,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25年03月27日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我国医疗资源缺口大,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目前已覆盖全链条。AI医学影像获新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投融资市场火热。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需多方参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