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药饮片行业监管加严 或将上演大鳄的游戏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中药饮片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在2016年报发布的收尾阶段,医药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的表现也能看出个子丑寅卯了。除了利润诱人的血液行业外,各大药企纷纷涉足的新热门——中药饮片行业表现也非常突出,康美药业等几家涉足中药饮片的药企在该类产品上营收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当然,高回报也会导致强竞争渐趋白热化,而随着行业监管加严,这同样是一场急速的淘汰赛,强势企业跑马圈地加速,长期以来处于小、散、乱的中药饮片市场,或将上演大鳄的游戏。
 
 康美药业成绩单:营收、净利双增

  康美药业公布2016年年度报告,其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216.42亿元,同比增长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21.17%。

  与2015年相比,营收及利润的增长率均有所增长——2015年两者的增长率分别为13.28%和20.60%。根据其年报显示,推测增长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中药饮片优势地位已稳固,2016年康美药业中药饮片产品药业收入47.04亿元,同比增长26.43%;以及受益于“两票制”等流通政策影响,药品贸易收入增长,2016年康美药业药品贸易药业收入73.01亿元,同比增长35.35%。

  康美药业对于其2016年的业绩驱动因素,分析为以下几点:

  一、大健康产业版图布局和产业体系构建已初步完成

  康美药业在其年报中提到,已初步形成完整的大健康产业版图布局和产业体系的构建,在上中下游三端都有较大优势。

  在上游形成对中药材供应核心资源的掌握,并通过夯实对药房托管、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等核心市场终端的掌握,构建上游药品供应管理优势;

  在中游掌握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一中医药产业中枢系统,搭建了“康美e药谷”线上中药材大宗交易电商平台,制定并推出了“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并通过充分整合物流、仓储基地资源,建设现代医药物流配送系统,目前已设立了包括北京、东北、上海、普宁、四川在内的30多处分布全国的现代化医药仓储物流中心,从而形成公司独特的战略性壁垒和优势,对公司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保健品及保健食品业务已形成了强力支撑;

  在下游打造了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并通过建设经营康美医院、收购整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开原市中心医院,推动以智慧药房(移动医疗+城市中央药房)为代表的移动医疗项目的持续落地,成功切入医疗服务这一大健康产业战略高地。

  二、中药饮片优势地位稳固

  受益于中药饮片政策红利及行业监管日趋严格,部分“小”“差”竞争企业逐步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高,产品种类齐全的康美药业则在行业新发展契机中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借力民营医疗政策红利,深耕医疗服务,抢占大健康产业战略高地

  近年来,医疗服务市场市场表现出快速增长及较大增长空间的优势。康美药业通过建设经营康美医院、收购整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开原市中心医院实现了实体医院经营的初步基础。其次,通过药房托管、供应链延伸服务、社区健康服务,整合广泛的供需两端资源基础。再次,以“智慧药房”和“网络医院”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项目的陆续落地,成功打通了与C端用户资源的交互。

  涉足中药饮片的上市药企纷纷加码

  近年来,国内多家上市药企纷纷在中药饮片市场有所布局,其原因在于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布局中药饮片则可以保障药企产品安全;再加上行业发展时间尚短,竞争格局尚未定型,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出台等原因,各大药企提前布局,抢占行业先机。国内多家上市药企纷纷通过设立中药饮片公司或产品加工基地、收购中药饮片企业股权、设立中药饮片并购管理基金等方式涉足中药饮片。

  从涉足中药饮片行业且该类产品表现较为优异的6家上市药企2016年报数据来看,中药饮片在营收与利润贡献上都表现较为出色,不管是整体净利润增幅超50%的中国中药,还是净利润下滑超50%的香雪制药,中药饮片的贡献都较为突出。此外,中药饮片行业领跑企业之一的云南白药(2016年报尚未公布),中药饮片的过往业绩利润表现也十分突出,其饮片子公司2015年净利润达2.59亿元。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2016年实现营业额65.3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76%;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54.6%;基本每股收益21.73分;拟每股派现3.59港仙。

  其年报中称,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2016年是收购江阴天江药业后的第一个完整合并年度。其中,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占总营业额的66.7%。2015年3月,中国中药集资72亿元港币用于收购江阴天江药业87.3%股权,成为当时国内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江阴天江药业在并购前是国内中药配方颗粒的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此次并购填补了中国中药在中药饮片领域的空白,完善了产业链。

  香雪制药

  香雪制药2016年营业收入为18.62亿元,同比增长27.13%;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滑62.77%。其中药饮片业务保持了较好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55.16%。

  从其年报数据推测香雪制药“增收不增利”的原因,营收上升是因为财务报表合并了新收购的湖北天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报表,利润下滑则是由于其为消化核心产品在经销商渠道的库存,减少了发货量,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颗粒收入同比大幅减少。抗病毒口服液收入为2.33亿元,比上年减少43.16%,板蓝根的收入为0.34亿元,比上年减少39.22%。

  中智药业

  中智药业2016年营业收入为7.3亿元,同比增长6.10%;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滑33.33%。但其制药业务毛利有所提升,从2.09亿元提升至2.18亿元,毛利率从63.7%提升至64.0%。其年报解释,主要是由于新型饮片的毛利率提升至81.7%所致。

  据中智药业2016年报解释,其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推广产品及品牌的广告开支增加。可以看到,过去一年中智药业增加了在市场与品牌推广上的费用,据悉其员工成本、广告及推广成本以及集团连锁药店租金总开支为2.8亿元,较去年增加36.7%。在抢滩市场上,从净利润的数据分析看来,中智药业可谓欲扬先抑,大举蓄力,而这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中药饮片市场竞争的升级。

  高增速、高潜力的潜力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35.86亿元,同比增长9.9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90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5.02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56.36亿元,同比增加12.66%,在医药工业细分行业中仅次于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高增速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药饮片是中药产业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可以由上游的中药材直接加工而成、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另一方面可作为原料加工成中成药,进入下游销售终端。并且,由于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各大中成药企业开始从原材料进行把控,如设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而中药饮片作为中药材高毛利的一大重要产品,自然会吸引到各大药企涉足,成为跑马圈地的新战场。

  在中药饮片行业高增速发展态势下,行业集中度低、市场无序竞争、质量无保障、中药材资源粗放利用等问题也成为行业发展隐忧。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但达到亿元规模的却屈指可数。随着近年行业监管加严,部分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的饮片生产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格局加速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