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保目录扩容 新增大量儿童制药品种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险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正式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本版医保药品目录中,儿童用药新增品种91个,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540个。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加强儿童用药的保障力度,也为相关儿童制药企业打开新一轮的产业发展空间。

  新版《医保目录》增91种儿童用药

  达因药业研发中心总经理何淑旺表示,从2017版医保目录增加儿童药可以看出,医保目前鼓励创新,同时也说明国家对于儿童用药重视程度的提高。“更多儿童用药进入医保以后,对患者来说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对儿童用药安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虽然此举增加了制药企业对儿童用药的重视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医药市场上儿童专用剂型仍然异常短缺。据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儿童专用的只有60种,比例仅占1.7%,儿童专用剂型、专用规格、专用口味的药物严重短缺。2011年至2013年,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的一项国内儿童用药现状调查显示,在15家医疗机构供患儿使用的6020种药品中,儿童专用药仅45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国内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所谓儿童药,更多的只是成人药的减量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儿童药纳入医保等各种利好政策叠加之下,将进一步刺激儿童药市场发展,儿童药市场将是一片蓝海。有研究报告称,2016年1月1日起“二孩”政策的实施,每年带来100万至200万新生儿,2018年新生儿数量有望超2000万,这个数字将直接刺激儿童药市场需求的大幅攀升。

  儿童药研发短板正在补齐

  目前我国儿童药研发仍然有一些障碍亟待破除,比如在研发方面,儿童药还未与成人药品研发相区别,这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是短板。

   “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吃靠掰,量靠猜’现象仍然存在。”何淑旺表示,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有自己独特的生理特点,在不同时期内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有所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用药高,因此儿童药的各项指标比成人药要求更严谨、剂型要求更高。此外,临床数据、口味的特殊调整等都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要解决儿童药短缺现状,须进一步提高药企的研发生产积极性。药物研发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研发部门应针对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进行药物研发。达因药业目前研发投入不低于每年销售收入的5%,2016年这一数额接近7000万,2017年的研发预算将超过一个亿。

   “从儿童用药来讲,达因的研发投入是比较高的。”据何淑旺介绍,这几年,达因加大了研发的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针对儿童用药的特点,我们开发了一些核心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剂型涵盖了口服液、滴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口腔崩解片、透皮贴剂、膜剂、肺部吸入剂、外用软膏等儿童最适宜剂型。以后我们会针对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加大研发力度,同时涵盖儿童罕见病治疗药物,并在相应的药物上做一些剂型和口感上的改良。”何淑旺说。

  目前达因药业在研的儿童用药产品大概有40多种。已经上市的明星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深受行业、专家和市场的认可。2016年,伊可新接连斩获国内多项来自制药行业、销售终端以及母婴行业的殊荣。

  药企致力量身定制儿童药

  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儿童专用药的重视和投入,为儿童药申报审评及研发等方面提供利好新政。达因药业集团总裁杨杰表示,儿童制药行业应树立“量身定制”理念,以儿童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专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监管来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

  达因药业始终以“使千千万万中国儿童健康强壮”为己任,并以“量身定制儿童药物”为践行目标。杨杰透露,按照量身定制儿童用药的研发理念,公司确定了清晰的研发思路:首先,针对国内上市药物进行改善口感、丰富剂型、完善规格的研究工作;进行国外药物的国产化工作;进行原始创新工作,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药物的研发工作。

  杨杰表示,面对国内儿童药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制药企业,不能逃避,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儿童短缺的是什么品种,同一成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须进行不同剂型、规格及口味的药学研究,完善儿童临床数据。“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是设计所赋予的。质量源于设计,只有量身定制,儿童用药的安全才能真正保证。”杨杰说道。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