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1、全球市场需求状况
按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分,主要有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组织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2009 年全球免疫检验和生化检验各占30%左右,分子诊断占比约7%,组织学检验及快速检测产品(个人血糖仪除外)各占5%左右。
2、中国市场需求状况
2010 年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约100 亿元,仪器市场规模约38 亿元。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但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仅为全球的3%,且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1.5 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25~30 美元,因此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空间广阔,预计未来数年将保持15%~20% 的增速。
预测2015 年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08 亿元,具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根据资料显示,2014 年中国IVD 市场规模达306 亿元,预计2019 年IVD 市场规模将达到72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7%。技术的创新、人口的老龄化、保险覆盖率及支出不断增加以及收入增长等驱动因素推动中国IVD 行业的不断增长。体外诊断试剂和耗材的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推动力:
就诊人次增长:由于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医院门诊人次的自然增长在15%左右,这为体外诊断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
技术和收费升级: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使得诊断项目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和定量化的方向发展。体外诊断检测的收费也随着测试方法的升级替代出现明显提升。目前国内体外诊断项目数量达1,400 多种,与欧美3,000多种的检测项目存在差距。
中低端市场使用率提升:体外诊断在中低端医疗市场的使用率提升。由于临床推广的覆盖率限制,以及实验室设置的瓶颈,中国中低端医院以前的检验项目只限于一些常规检测项目,但随着国家医改对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大以及第三方诊断外包服务的补充,中小医院体外诊断的使用率正在持续提高,从而带动了中低端市场的快速放量。
国家大力推广新农合健康体检和癌症筛查项目:卫生部2011 年《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 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第三轮(2010-2011 年度)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两年累计体检率达到60%,即每年要新增2.7 亿人参加包括三大常规检查、血糖、肝功能在内的健康体检项目;此外国家还大力推广妇女的两癌筛查项目。国家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加大投入也推动了诊断试剂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预测,中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未来将整体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卫生监管部门降低药品占比的大医改背景下,体外诊断行业将有机会获得比药品行业更快的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