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CXO产业将持续受益于国内工程师红利 AI技术引入提升药物研发上限

       自2015年11月开始MAH政策试点以来,国内已有数个采取CXO外包的商业化品种上市、尤其是2020年以来商业化品种数量上升明显,例如达诺瑞韦钠(歌礼)、呋喹替尼(和记黄埔)、泽布替尼(百济神州)、尼拉帕利(再鼎)等多个品种实现商业化供货,有望为国内头部CXO企业带来业绩增量。

        MAH(上市许可持有人) 制度实现了药品所有权与生产权的分离,允许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机构或科研人员成为独立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自行或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并对生产、销售的药品质量承担主要法律责任。国内 CDMO/CMO 企业在 MAH 制度下能够承接更多的药物研发生产订单,也极大调动了创新型药物研发机构的动力,避免只能“卖青苗”的被动局面,未来来自国内的药物研发生产订单将显著增加。

MAH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2015.1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和有关问题的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十省市,开展为期三年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2016.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将在北京、天津等十省(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允许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对药品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2016.7

药监局发布《关于做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 5 点要求。

2017.8

药监局发布《关于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向各试点省市提出 10 点要求。

2017.1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推动 MAH 制度全面实施,落实上市许可持有人法律责任,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制度等要求。

2018.9

药监局发布《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良反应监测主体责任。

2018.10

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更好总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经验,将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的三年期限延长一年。

2019.8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数据库上线,汇集、关联展示已批准上市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其品种信息。

2019.1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专设第三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持有人的条件、权利、义务、责任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2020.3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业追溯基本数据集》等 5 个标准,有助于打通各环节、企业独立系统之间的壁垒,构建药品追溯数据链条,实现全品种、全过程药品追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5年国内开始药审制度改革,陆续推出优先审评、加速审评等政策以及医保加速准入,整体推进行业从“市场”导向向“创新+市场”导向。2015-2017年作为国内创新药的起点,预期临床前研究2-3年、临床研究3-5年,预期到2020-2025年将成为国内创新药生产外包需求的高点。

       从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来看,国内具有充足的生物、化学、医药等专业的工程师,且其人工成本相对欧美国家和韩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大批高端技术人才逐渐走向社会,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对欧美具有人员成本优势。

中外代表性CXO公司人工成本差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药物研发是技术驱动的行业,新技术的出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但更有可能极大提升应用创新性技术的 CXO 企业的效率。以 AI(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可作用于药物研发中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和销售推广五个阶段,主要应用于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新适应症发现、化合物筛选、晶型预测、患者招募、优化临床试验设计、药品检查、学术推广等九大场景,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 AI 技术,来提升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广效率。

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研发阶段

应用环节

应用场景

药物发现

靶点发现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检索分析海量文献、专利和临床试验报告非结构化数据库,找出潜在的、被忽视的通路、蛋白和机制等与疾病的相关性,从而剔除新的可供测试的假说,以发现新机制和新靶点

先导化合物研究和化合物筛选

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技术学习海量化学知识及资料,建立高效的模型,快速过滤“低质量”化合物,富集潜在有效分子

化合物合成

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技术学习海量已知的化学反应,之后预测在任何单一步骤中可以使用的化学反应,解构所需分子,得到可用试剂

临床前研究

新适应症发现

借助 AI 的深度学习能力和认知计算能力,将已上市或处于研发管线的药物与疾病进行匹配,发现新靶点

晶型预测

晶型变化会改变固体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导致药物在临床治疗、毒副作用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利用认知计算实现高效动态配置药物晶型,预测小分子药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设计

利用 NLP 检索过去临床试验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是临床试验方案避免重复常见的遗漏

患者招募

利用 NLP 提取患者数据,为临床匹配相应患者

药品生产

药品检查

计算机视觉检测压花、重影、划痕、分层等缺陷

药品销售

学术推广

为药械企业、医生、患者提供全流程的智能医学创新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M)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CXO产业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战略规划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