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药行业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09年趋势预测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台实施,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有力地推动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全年医药工业的增长势头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生产、销售平稳增长,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效益增幅虽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较快水平,整体效益情况良好。

    一、总体情况及分析

   (一) 产销持续稳步增长

生产:1~12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3.1%)2.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2.9%)4.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853.9和2336亿元,同比各增长23.2%和23.9%;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779.4和410.4亿元,同比各增长21.2%和32.8%;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768.7亿元,同比增长30.6%;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完成754.1和394.4亿元,同比各增长31.4%和39.5%。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加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4个分行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行业增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销售:1~12实现销售产值8253.6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完成1756和2219亿元,同比各增长22.6%和25.8%;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676和394.8亿元,同比各增长22.1%和33.6%;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738.4亿元,同比增长31.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完成734.3和383.7亿元,同比各增长31.3%和39.1%。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加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4个分行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化学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行业增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产销率:1~12月全行业平均产销率95.2%,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产销率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42、0.59、0.74和0.85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和化学原料药业的产销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8、0.26和0.45个百分点。 

   (二)效益增幅高位回落

    1~11月实现利润总额708.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4%,增幅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比1~8月份下降1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9%)23.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高居十二大工业行业的第二位。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135.9和216.1亿元,同比各增长49.5%和36%;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实现利润145.2和19.5亿元,同比各增长7.7%和33.7%;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1.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63.6和26.6亿元,同比各增长21.1%和49.6%。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药饮片加工4个分行业利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生物生化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行业利润增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1~11月亏损企业1445家,行业亏损面为21.1%;累计亏损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0.3%。

   (三)出口保持较快增速

    1~12月医药产品出口总额3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西药原料出口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西成药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8%,生化药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39.7%,植物提取物出口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中成药出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中药材及饮片出口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四)投资增幅放缓

    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8.1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较1~8月回落4.5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均水平(32.2%)6.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医药出口波动较大

    11月份,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单月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32.9%陡降至5.4%,环比增幅从9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与10月份相比,11月份环比增幅下降6.2%。奥运会后,我国医药产品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造成订单减少的原因,一是奥运会前因环保控制、危险品限运等原因,市场普遍预计原料药供应偏紧,客户大量囤货,奥运会后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以至订单减少;二是上半年原材料大幅涨价,劳动力、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引起产品出口价格上涨过快,下半年随着石油等原材料大幅降价,市场观望气氛较浓,等待出口产品价格的回调;三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资金紧张、货币贬值影响了部分客户的购买力和储备数量,这也造成短期内出口订单的明显下降。

    进入12月份,医药产品出口增势重新恢复,与2007年同期比较,除西药原料、中药材及饮片持平外,其余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

   (二)中药材价格上涨,中成药盈利压力较大

2006年以来,中药材原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下游的中成药行业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中成药行业出现效益增长明显落后于产值增长的不利局面。2008年11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中成药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在整体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中药材价格的走低,有可能会影响到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中药材的供应。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产业集中度低,赢利能力不强。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数量1.83%。内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80%,利润总额只占全行业的61.86, 赢利能力明显低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

    三、2009年发展趋势

    2009年,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推动下,国内医药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拉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医药行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医药出口面临挑战。 

   (一)产销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市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即将出台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国内医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医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尽管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由于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较大,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对我国医药产品的需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优势产品在短期内不会被其他国家的产品所替代。预计,2009年2月份以后医药出口订单会进一步恢复,因2008年上半年医药出口增幅较大,2009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有可能下降,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对我国医药产品需求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以及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出口发展政策的实施,全年医药产品出口增幅能够保持在15%以上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产销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二)效益水平在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行业优胜劣汰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实施医药技术改造专项,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适时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税率等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下,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效益增幅预计为2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