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国家对人用疫苗由一类疫苗市场和二类疫苗市场两部分构成。一类疫苗(即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主要针对儿童,由政府出资,免费提供给适龄人群进行接种。
中国报告网现已发布:中国人用疫苗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12-2016)
1. 中国疫苗市场潜力
我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蕴藏着疫苗市场巨大的潜力和商机。我国疫苗市场目前规模已经超过100亿人民币,疫苗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远高于全球18%的水平。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超过1800万,存在着巨大的儿童免疫接种市场。
发达国家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为60%,而我国仅为1%。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疾病预防政策的贯彻,消费者自行承担的有价免疫市场也将有望大幅度的提高。随着我国对疫苗流通市场的放开,我国市场将是疫苗生产巨头纷争的一个主要市场。
2.我国政府疫苗管理现状
国家对人用疫苗由一类疫苗市场和二类疫苗市场两部分构成。一类疫苗(即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主要针对儿童,由政府出资,免费提供给适龄人群进行接种。二类疫苗市场,属于扩大免疫范围,是指未列入国家计划免疫范畴的、接种者自愿选择的自费疫苗。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于预防的关注提升,接种有价疫苗的人群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同时,新型疫苗的不断问世扩大了疫苗的适用范围,刺激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3.我国疫苗的发展动力
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费用效益、技术进步、老龄化人口、流动性、疫苗用量增加、治疗新疾病的疫苗以及治疗癌症疫苗的开发等。
4.经济效益
经济学评测证明,在发展中国家EPI每年的成本只占到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的1%覆盖80%的发展中国家儿童,挽救了320万儿童的生命,用极低的成本预防了那些对儿童危害大、疾病负担重的疾病。
5.技术进步技术革新将推动疫苗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开发周期缩短至5年,并且使开发的成功率提高至50%以上,同时成本却实现大幅降低。
6.我国传染病抬头趋势
195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由于人口增长快,接种覆盖率底下,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到1975年达到高峰值,每10万中报告5070例。
1980年我国加入WHO的扩大计划免疫(EPI)活动,开始4苗防六病,到1990年,每10万中报告传染病下降到297例,此后的15年一直处于被控制状态,每10万人报告病例数在200以下。但自2005年以来,传染病有抬头的趋势。2010年,每10万人中报告传染病病例达到296例。这与新的传染病的出现、气候环境变化以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人口流动性增大息息相关,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需要继续加强。
总体来看,我国疫苗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诱人的经济效益、飞速的技术进步、日渐增多的富裕人群、庞大的新生儿数量以及人口老年化等因素将推动疫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疫苗行业前景良好。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