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厂商市场占比逐渐提升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锁性酶反应的结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目前血液凝固主要检测方法包括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等。

        凝血四项是最常见的凝血检测项目,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凝血五项、凝血七项等涵盖更多检测内容的检测项目也逐渐普及。凝血分析仪是临床上测量人体血液中各种成分含量,定量生物化学分析结果,为临床诊断患者各种疾病提供可靠数字依据的常规检测医疗设备。

        传统凝血四项筛查基本上都属于在血栓形成后的被动检测,对于血栓形成前却并不敏感,而凝血新四项能来更好的反映血栓性疾病的血栓风险,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适用于各临床学科血栓高危人群血栓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疗效评价及健康人群血栓风险筛查。

凝血四项及新凝血四项简介

类别

简介

凝血四项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

凝血酶时间(TT)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

新凝血四项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用于直接证实凝血系统的活化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

用于诊断纤溶活性

血栓调节蛋白(TM

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l-C

t-PAI-C水平与t-PA浓度及血管内皮损伤呈正相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中高端设备仍以进口为主,牢牢占据了国内三级医院资源,使得近年来国产设备通过向基层市场下沉,逐渐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并努力打破高端市场的进口壁垒,增强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及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8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1%。

2015-2024年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中,基于一级分销,我国凝血体外诊断一级分销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2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9年的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我国凝血体外诊断一级分销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亿元人民币,2019年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4%。

2015-2024年我国凝血体外诊断一级分销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被希森美康、思塔高及沃芬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但近些年国产设备的技术进步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需求,刺激了凝血体外诊断基层市场的高速发展,导致国产厂商的市场占比逐渐提升,特别是迈瑞医疗,通过收购北京普利生和上海长岛,完善了自己的凝血产品线,利用自己丰富的渠道资源,迅速拓展市场,其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7%攀升至2019年的7.1%。

2018-2019年我国凝血体外诊断企业市占率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2020年中国凝血分析仪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