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伴随着中国社会入世逐步突破保护期,中国医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也逐步加快了步伐,也恰恰是这场自上而下的医药行业整体上的集团化运营潮流,推动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上所流通和竞争的药品产业必将所有运营行为都升级到国际化标准程度。这种全行业产业升级的活动,目前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产生积极地资源整合影响。
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一、 中国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数量巨大但分布不均衡
中国由于有着相当庞大的人口基数,因此对药品的需求量自然是巨大而且高速增长,但明显分布不均衡,尤其表现在发达城市和一些欠发达城市以及乡镇地区,前者已经达到了饱和,而后者往往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却得不到足够的供给,因此形成了相当不平衡的市场分布。而这种不均衡的市场分布必然带来药品价格上的混乱和各个药品产业的不正当竞争。
2.盈利空间逐步压缩
这一点与逐步增长的药品市场数量似乎是矛盾的。而经过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正是由于药品企业的激增并进入了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各个企业往往为了争夺市场而降低药品价格,以让利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主观上压缩利润空间,而客观上由于药品产业链条逐步拆分,竞争激烈,也造成了营销成本的提高,从而“分食”了一部分利润。
二、中国药品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1. 市场竞争达到国际化程度
伴随着中国社会入世逐步突破保护期,中国医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也逐步加快了步伐,也恰恰是这场自上而下的医药行业整体上的集团化运营潮流,推动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上所流通和竞争的药品产业必将所有运营行为都升级到国际化标准程度。这种全行业产业升级的活动,目前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产生积极地资源整合影响。
现代中国,无论是医药产业还是政府医药管理部门都已经看到了本土企业在与国外同行竞争时所表现出的劣势,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本土医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大力实施全新的质量控制标准。特别是在最关键的医药研发领域,中国医药企业的年度预算往往非常有限,迥异于竞争力十足的跨国医药企业,因此往往在国际化竞争当中展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疲态和劣势。尤其是当代中国一再完善医保制度以实现社会民众对价廉药品的支付能力需要,处于弱势的药品研发能力往往会迫使大量的本土医药企业对国外到期专利药进行粗劣的模仿制造从而获得虚脱的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而这对于那些在研发领域上存在薄弱环节的本土医药企业,恰恰是一个能够在短时期内沉淀能量、厚积勃发的重大机遇。
2.资本整合药业流通领域
经过近三十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刷历练,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因地理环境、经济区域发展特点以及各个来自不同地方政府的差异化政策体现,很多大型医药集团业已规模完备,如华北地区有华药集团、石药集团、双鹤药业于士力和知名药企同仁堂,东北地区有哈药集团、东北制药集团,华东地区有新华鲁抗集团、齐鲁公司、上海医药股份、上海新先锋、浙江新昌和扬子江等,华南地区有白云山制药、广药集团、三九集团和丽珠集团等,西南地区有成都地奥和太极集团,西北地区有西安杨森和利君集团等。而在这样固定的经济发展格局的促动和规范下,中国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合并与合作,其使命往往是具有新型企业背景的中小型制药企业来承担。
总之,中国在入世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医药体制改革、流通体制和保险制度也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与国际接轨也成为当代医药产业和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改革环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