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小制品等)种类不断丰富,其临床之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出于安全考虑,我国血浆采集监管制度非常严格,具体来看:
美国拥有601个血浆站,采集血浆量达到40,000吨,平均每个浆站的采浆量为67吨。而根据2018年数据,中国拥有约227个血浆站,采浆量为8500吨,平均每个浆站的采浆量为37吨,与美国浆站采浆水平确实具有较大的差距。即使中国的单个浆站采浆水平达到美国的67吨,采浆量也仅有1.5万吨,仍然不及美国的1/2。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
此外,出于对AIDS病毒的防范,上世纪80年代卫生部和海关总署连续三年发文,对除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限制进口,至今尚未废除该项要求。白蛋白的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可通过巴氏消毒进行60度左右、10h以上的连续加热处理,使病毒的蛋白包膜和核酸变性而失去复制功能,病毒性控制较好,同时国内需求量较大,因而免除禁止。
规模是决定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血液制品行业资源属性较强,且工艺流程较长,无论何种规模的血液制品企业,均需要建立完整的工艺和管理体系。因此企业采浆总量对单位规模血浆的盈利能力和成本费用有着重要影响,是决定企业经营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需求方面,从品种上看,人血白蛋白批签量占总批签量的61.4%,市场回暖主要还是依靠白蛋白和球蛋白拉升。
白蛋白是我国唯一一个允许进口的血制品,供给不受国内采浆量的限制,进口企业参与竞争。根据我国的历年的批签发量来看,进口企业供应白蛋白的占比在50%~60%之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