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口蹄疫疫苗行业经营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图)

         一、我国口蹄疫疫苗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1、周期性特征

        口蹄疫疫苗行业其市场需求主要与国家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养殖水平和养殖户防疫免疫意识有关,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无明显的关联性。一方面国家对食品安全、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持续出台各项政策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养殖企业防疫免疫意识不断增强,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平不断进步。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口蹄疫疫苗市场的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口蹄疫疫苗行业处于上升周期,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因素。

        2、区域性特征

        受到我国畜牧养殖业区域分布和我国周边动物疫病区域流行的影响,口蹄疫疫苗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口蹄疫疫苗的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中、华南等畜牧养殖业发达省份。口蹄疫疫苗企业也向这些畜牧养殖发达地区聚集。畜牧养殖业规模集中化有利于拉动口蹄疫疫苗的需求。繁荣的畜牧养殖业为口蹄疫疫苗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

        3、季节性特征

        口蹄疫疫苗行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春季天气转暖,各种致病的微生物也随之生长繁殖,动物疾病也更容易蔓延;秋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容易感染各种疫病。同时,春季和秋季也是接种旺季。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政府对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进行招标,称作春防、秋防,此时对口蹄疫疫苗需求激增。因此,春秋两季口蹄疫疫苗企业收入实现较多。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近年来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14 年,我国生猪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4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3 个百分点,并计划2020 年提高至52%。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口蹄疫疫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政府对动物疫病的重视程度提高

        国家对动物疫病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4 个分中心为主体的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不仅强化了疫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强制性,还在制度上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这必将大幅提升未来兽用疫苗的市场规模。

        2012 年5 月由国务院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强调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该文件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将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强调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6 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

        这将为口蹄疫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3、严格的行业监管有利于兽用疫苗企业的成长

        2004 年公布的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对我国兽药市场的监管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2006年全国强制实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度》,通过加强对兽药法规的监管,逐步遏制和消除了过去兽药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无序竞争和违规问题。根据农业部令2015 年第四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规定,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兽药,应当取得农业部核发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目前市场上包括口蹄疫疫苗在内的兽药产品均需按照国家质量标准生产。严格的行业监管,为兽用疫苗在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4、产品创新与工艺升级为高品质市场化销售疫苗发展奠定基础

        以往口蹄疫疫苗行业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企业产品种类少,生产工艺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差,产能低。随着悬浮培养等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企业产能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改善,口蹄疫疫苗行业也因此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国家行政审批环节长,新药不能及时研制与投放市场

国家层面对重大疫病的控制非常严格,对于口蹄疫及禽流感等国家一类传染病是严格限定其病毒相关的使用资质。对于企业的研发及技术拓展而言,没有获得相应使用资质的前提下,是无法开发相应产品及技术。而国家政策审批环节程序相对繁杂,时间长久。而在新兽药审批时间受政策影响较大,不利于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解决市场实际需求,往往是流行病毒田间流行情况与疫苗使用情况出现不匹配而无法及时控制疫情的现象。

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大多数兽用疫苗从业企业缺少自有研发机构,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弱,主要依靠科研机构技术转让,而且主要以常规化产品为主,缺乏自有研发的新产品。

而国际大型动保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且研发机构的设置已经打破了国界,在全球范围根据市场需求组建配备研发机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