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定义、分类及分子诊断领域发展趋势分析(图)

          1、体外诊断的定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体外诊断(英文:In Vitro Diagnosis,即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实验方法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疾病或机体功能等数据,进而辅助疾病的预防、检测、诊疗、预后以及健康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2、体外诊断的分类

         体外诊断按其原理或方法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尿液诊断、细胞学诊断以及POCT 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

体外诊断的分类

生化诊断

生化诊断是指利用酶类、糖类、脂肪类、蛋白类和无机元素类等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导致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如吸光度的变化等),对这种变化进行定量测量,从而测定生物化学指标、机体功能指标等的一类诊断方法。

是最早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手段,也是一类常用的体外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医院常规检测项目,是医疗检测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免疫诊断

免疫诊断是指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检测样本中特定的抗原抗体,从而测定免疫状态、检测各种疾病的一类诊断方法。包括放射免疫(RIA)、免疫胶体金技术、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等。其中,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是目前较主流的技术;而化学发光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定量检测、不受干扰等优势,可能将逐步替代酶联免疫技术。

分子诊断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与疾病相关的结构蛋白质、酶、抗原抗体和各种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进行检测的一类诊断方法。根据其检测技术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分子杂交、PCR 扩增、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类型。目前分子诊断已经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血筛、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遗传病、产前诊断、组织分型等领域。


         上述三大主流体外诊断方法各有侧重和优势,生化诊断侧重于已经发生的疾病检测,免疫诊断侧重于已经感染的疾病检测,而分子诊断则对感染初期和有可能发生的基因性疾病具有独特的检测优势。三种检测方法有重叠和交叉,也有互补,尽管市场增长率不同,市场份额也互有增减,但三者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

         3、分子诊断行业的发展概况

         (1)分子诊断的发展历程

         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的一个细分领域,其发展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 年,简悦威等应用液相DNA 分子杂交成功地进行了镰形细胞贫血症基因诊断,标志着分子诊断的诞生,此阶段分子诊断仅应用于检测遗传病以及产前诊断;第二阶段:1985 年,Kary Mullis 发明PCR 技术,实现PCR-DNA/RNA检测,分子诊断应用扩展到临床应用、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第三阶段:1992 年,美国Affymetrix 公司制造出第一张基因芯片,标志着分子诊断进入生物芯片阶段,分子诊断应用进一步扩展。

         (2)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对感染性疾病的病毒基因情况、人体基因遗传物质情况及变化等导致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准确诊断,且可以对疾病的发生进行预判。分子诊断技术具有诊断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诊断、肿瘤分子诊断等领域,还能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其他体外诊断技术,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