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趋严 我国整形医院数有所下降 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攀升

        整形的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近年来我国医美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7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1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1.32%;2018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448亿元,同比增长28.83%;2019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为1769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有所放缓。

2013-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医疗整形美容机构数量也持续增加,到全国取得医疗美容机构许可资质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的医疗美容科室、专科医院、门诊部、诊所共计1.3万家左右,较2017年增加了4000家。

2011-2019年中国医疗整形美容机构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整体医美行业收入中,手术类占比较大,2019年手术类收入规模占行业收入规模比重的60%以上;而非手术类收入规模占比仅为37.9%

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收入结构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整体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整形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11年到2018年中国整形行业市场规模从20.2亿元增长至10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17%;2019年中国整形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0.4亿元,同比增长26.85%;预计到2020年中国整形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42.1亿元左右。

2011-2020年中国整形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我国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数量从2014年到2016年持续上升,近两年有所下降,而卫生人员数量则稳定增长。到2018年中国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数量为53个,同比下降8.62%;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卫生人员达到6319人,同比增长18.24%。2018年中国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数量为**个,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卫生人员达到**人。

2012-2019年中国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数及卫生人员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我国整形行业发展过快,行业机构良莠不齐,投诉高发,近年来监管部门开始对于行业市场严加管控。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规范医疗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按照备案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由主诊医师或者在主诊医师指导下的执业医师负责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落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按要求认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整改,及时报告自查整改情况。要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首位,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中国整形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颁发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2

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管理工作的通知》

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按照《广告法》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凡未获得批准发布医疗广告,虚假宣传或夸大疗效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2016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16修正)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二)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三)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

2017

国家卫生计生委

《关于加强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信息及时录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供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2020

中整形美容协会

关于《医疗美容机构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20版)》的通知

加强了对医疗美容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实行医疗美容机构评价制度,确保医疗美容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其服务水平,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医疗体系的整体功能。

2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等十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规范医疗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按照备案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由主诊医师或者在主诊医师指导下的执业医师负责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落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按要求认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整改,及时报告自查整改情况。要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首位,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整形医院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0年中国整形医院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同时,众多全球TOP100药企也纷纷入局。例如,2023年4月,默沙东与Proxygen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辉瑞于2024年10月与TRIANA Biomedicines达成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疾病领域的多个靶点发现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2024年11月22日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软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受益于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及肿瘤早期筛查逐渐普及,全球软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为 89.8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67.3 亿美元,2023-2033 年 CAGR 为 6.42%。

2024年11月22日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伴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为662亿元,较上年增长4.75%;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693亿元,较上年增长4.68%。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血糖仪市场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由31百万美元增长至430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达505百万美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2024年1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