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分析:内资企业主导市场外资企业渠道下沉

导读:2016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分析:内资企业主导市场外资企业渠道下沉,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死亡率为68/10万,居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是我国居民第三位慢性病死因。
参考行业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呼吸系统化学药物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死亡率为68/10万,居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是我国居民第三位慢性病死因。

  而今,时值冷暖交替的秋冬季节,加上雾霾天气频发,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更加频发。此外,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空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率的6.94%左右,全国每年有9200万人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季节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流行性感冒和急性鼻咽炎等5大类疾病占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80%以上,其中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也在逐年上升。据《2016-2021年中国呼吸系统用药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按终端零售价计,下同)为1245亿元。由于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用药占主导地位,因而该市场主要为内资企业所占据,但同质化问题突出,TOP5集中度不超过35%,其中在零售药店竞争最为激烈,TOP5集中度只有18.1%。以下是报告对2016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分析详情。

  患者重视度不够,就诊率低,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表现平淡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牵涉面广,用药种类或数量亦较多,具体来看,主要包含6大类,分别是咳嗽和感冒用药、抗哮喘药、咽喉用制剂、全身性过敏药、鼻用制剂、其它呼吸系统用药。数据显示,2015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按照终端零售价计算,下同)为1231.8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低于全国药品市场总体增速7.6%,市场表现平淡。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而相关治疗药物的市场增速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患者对呼吸系统疾病没有太多正确的认识,重视度不够,导致我国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严重诊断不足或者诊疗不规范的现象,市场需求没有被真正激活。

  呼吸系统各亚类药物市场表现差异大
  呼吸系统用药总体表现平淡,但细分市场来看,用药市场表现差异较大,市场份额与增长速度几乎成反比。咳嗽和感冒用药是最大的细分子类,2015年销售额859亿元,同比增长3.7%,占据69.0%的份额,品牌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集中度低;抗哮喘药占据15.5%的份额,外资品牌市场优势明显,TOP5品牌有4家是外资品牌;咽喉用制剂占据7.8%的份额,其中中成药地位突出,占据97.5%的份额。

  从终端分布来看,呼吸系统用药主要分布在零售终端和城市等级医院。由于药企掉标或者弃标,使得部分医院呼吸系统药品转移到零售药店渠道,2015年零售药店销售贡献度提升到39.6%,预计2016年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继续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城市等级医院呼吸系统患者被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2015年城市等级医院销售贡献度降至34.3%,预计2016年将进一步下降,相较之下,县域等级医院作为感冒、咳嗽等常见病最重要的分级诊疗主战场将获益最大。

  呼吸系统用药终端销售市场:内资企业主导市场,外资企业渠道下沉

  呼吸系统用药市场主要由内资企业占据,2015年内资企业占据82.2%的份额,同比小幅提升;相比于药品整体市场77.3%的市场占有率,内资企业在呼吸系统用药市场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中成药在感冒、咳嗽、咽喉用药等细分市场销售规模大幅领先;2015年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用药占比接近62.6%,远高于在药品整体市场所占的比重。

  城市等级医院是呼吸系统外资企业表现最活跃的销售渠道,2015年外资企业在城市等级医院的销售占比26.9%,远高于其它4大销售终端,但由于受到分级诊疗、招标限价等政策影响,外资企业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占比同比出现下降,外资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抢占县域等级医院和基层市场,2015年外资企业在县域等级医院和基层市场销售占比均同比上涨。

  我国呼吸系统用药终端销售市场有将近2200家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内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多为仿制药,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企业集中度低。2015年5大销售终端内资企业TOP5企业为江西青峰药业、华润三九、济川药业、江苏康缘药业和扬子江药业,企业集中度均不超过35%,其中在零售药店竞争最为激烈,TOP5集中度只有18.1%。

  5大终端外资企业的厂家集中度要明显高于内资企业,2015年TOP5企业(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勃林殷格翰、默沙东、京都念慈庵制药总厂)集中度均超过55%,其中在城市等级医院和县域等级医院两大销售渠道集中度分别达到71.4%和76.5%。

  综合而言,当前中国的呼吸系统用药市场整体表现平稳,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用药占主导地位,因而该市场主要为内资企业所占据,但同质化问题突出,各内资企业竞争激烈,进入白热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