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五大问题

内容提示:2010年我国出口出口产品中的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传统的价格优势也在逐渐丧失。原料药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高端原料药比例过低。众多原料药生产企业博弈于低端产业链,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其结果是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出口产品中的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传统的价格优势也在逐渐丧失。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原料药出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大品种产能呈现周期性过剩,价格起伏较大。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大多品种老、附加值低。以2010年出口统计为例,出口的223个编码商品中,均价超过100美元/公斤的有27种,占12.11%,但出口额占全部原料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5.59%。47%的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10美元/公斤以下。可见,我国原料药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高端原料药比例过低。众多原料药生产企业博弈于低端产业链,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其结果是低价竞争愈演愈烈。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看到什么产品出口价格上涨就盲目上马或扩产,很快就造成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重新跌入恶性竞争的泥潭。如青霉素工业盐、VC等大宗品种都是如此。这种周期性恶性竞争的怪圈,形成了中国原料药产业中的痼疾,既消耗了许多重要资源,又极大地损耗着企业的元气,严重阻碍着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1-2015年中国原料药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二是成本上涨较多,难以转嫁给进口商。中国原料药历来以价廉物美著称,低廉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是进入国际市场最大的和传统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传统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2010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较多:首先是环保标准的提高,迫使一部分企业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出,增加了重置企业的成本,就地改造环保设施的企业,投入成本也大大增加,且每年还要支出较高的维护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些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了20%~30%,而各地发生的“用工荒”更是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三是原材料涨价,煤、水、油、电、运输等成本普遍上涨,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但许多产品的出口价格不仅没有同步增长,而且同比还有下降。很多出口企业表示,上升的成本只有30%~50%能够通过沟通由客户分担,大多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强化管理甚至牺牲利润来自己消化,压力很大。

  三是出口退税前景不乐观,竞争优势减弱。出口退税是国家对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的促进措施,但是随着低碳、环保等政策的逐渐深入,原料药的出口退税前景越来越不乐观。由于许多原料药属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为5%,直接影响了原料药的出口价格。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多数产品出口退税率回升到9%,部分产品回到11%,但要恢复到13%~15%的水平相当困难。虽然生物医药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原料药中的部分产品也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但由于大多数原料药海关编码都是综合码,所以要想提高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非常困难。近年来,一些产品的出口报关编码归类争议也越来越多,由于不同编码的出口退税率相差6个百分点,不同的归类结果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使我国一些产品在和印度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是人民币有升值趋势,经营风险较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5849,创汇改以来新高。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在施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依然有升值的趋势。相对于外贸企业3%左右的利润率,再考虑到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国家货币贬值的因素,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企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签单意愿,对汇率变化的担心直接影响到原料药出口贸易的发展。

  五是产业链延伸不足,在与印度的竞争中差距较明显。印度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最大竞争对手,总体上讲,中国原料药在出口量和部分大品种上相对印度有优势,但在下游产品的竞争上,印度明显占优。2010年,印度从我国进口的原料药均价超过欧美国家,反映出印度在原料药下游产品或品牌质量上加大了发展力度,中、印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可能拉大。因为印度本来就在企业国际化程度、获得高端市场质量认证、开拓欧美和非洲制剂市场等方面领先于我国企业,我企业如不注意发展原料药产业链和高端市场,就有沦为印度企业原料药加工厂的危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连锁化规模化下民营市场增速显著 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所趋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连锁化规模化下民营市场增速显著 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以及中医医疗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近年来国内中医医疗诊疗人次呈增长态势。中医医疗服务市场地位不断提高,预计2032年行业渗透率将接近20%。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渗透率仍偏低 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渗透率仍偏低 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国内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听力受损人群年轻化以及政策推动,我国助听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4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不过,我国助听器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未来行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硫酸软骨素行业:老龄化日益加剧下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我国硫酸软骨素行业:老龄化日益加剧下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近年来在人们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推动和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9.80%。2024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662亿元,同比增长11%,显示出市场持续扩张的趋势。当下随着社会老龄化,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更是进入了新的发展战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行业市场蕴藏庞大需求量 硫酸软骨素与氨糖领域前景广阔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行业市场蕴藏庞大需求量 硫酸软骨素与氨糖领域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注,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迅速提升,健康消费被进一步催热,极大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销售规模超过 1870 亿美元。

2025年04月16日
多因素驱动 我国中医馆数量规模已超八万家 出海成行业各大品牌目标

多因素驱动 我国中医馆数量规模已超八万家 出海成行业各大品牌目标

我国中医馆行业疯狂扩张,其主要是有多种关键因素共同促成,其中既有政策端的支持,同时也有市场需求的催化,还有中医客单价和复购率显著提升、新商业化模式快速落地等等因素推动。此外,年轻人逐渐成为中医馆行业有力的消费群体,并且固生堂、同仁堂、贡方堂等国内头部机构已率先在出海上试水,但由于特朗普关税升级,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及营收均上升 但利润下滑 行业洗牌或将加速

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及营收均上升 但利润下滑 行业洗牌或将加速

在政策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下,近年来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容。同时其营业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但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4年其行业利润出现下滑。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低,2023年CR5仅为2.7%,属于典型的分散竞争型市场。未来,随着全国性联盟集采落地,我国中药饮片行业或将加速洗牌。

2025年04月11日
美国关税措施倒逼国产药企自主创新 我国创新药行业国产化进程加快

美国关税措施倒逼国产药企自主创新 我国创新药行业国产化进程加快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影响着创新药企商业利益。这可能加速中国在创新药市场国产替代,例如加大对创新药研发(如PD-1抑制剂、CAR-T疗法)的政策支持,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倒逼企业自主创新。不过,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创新药行业国产化快速崛起,并且多数产品已经获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HMB供应量占全球90%以上份额 老龄化带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HMB供应量占全球90%以上份额 老龄化带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运动人群的增多,对能够增强运动表现、促进肌肉生长和恢复的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进而对HMB需求随之上升,其产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HMB行业产量为1662.43吨,预计2030年产量将达到3571.69吨。而中国作为HMB的主要生产

2025年04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