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生物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环境分析(图)

          生物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广义的生物药包括酶、细胞因子、激素、抗体、疫苗、血液制品、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几大类。20 世纪 70 年代基因重组及克隆技术的发展开启了生物技术研究的新时代。1986 年,第一个抗体药 Muromonab OKT3 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生物大分子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生物药:分子大、结构复杂、研发生产壁垒高

          生物大分子药与传统化学药相比,最显著的是它们的分子量差别较大:传统化学药大都为小分子,通常分子量<1000 Da,如经典小分子药物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 180 Da;而生物大分子药大多为蛋白质,其分子量巨大,通常>5000 Da,蛋白质空间结构复杂,以单抗药物为例,其分子量已经达到了 150-160 kDa。


图表:化学药阿司匹林与生物大分子药结构上的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传统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大分子药在分子量和结构复杂度上的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药不仅分子量大,结构也比化学药更复杂,因此其研发和生产难度均高于传统化学药。此外,不同于传统化学药,生物药的仿制难度也很大,尤其是对于单抗类药物来说,仿制过程几乎相当于一次重新研发。

          著名跨国药企诺华旗下的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认为:一种典型的化学仿制药的仿制成本为 200-300 万美元,而生物仿制药的成本则高达 7500 万美元-2.5 亿美元。因此生物大分子药的专利过期之后,由于仿制难度大、成本高,仿制药对原研药的冲击没有传统化学药那样强烈。

          总体来看,生物大分子药,尤其是抗体药,相比传统化学药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靶向性高,选择性好,因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不过,生物大分子药相比传统化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膜透过性差(不易进入细胞,很难突破血脑屏障)、部分具有免疫原性等。

图表:化学药与生物药的不同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生物药种类繁多

          依据化学成分与作用的不同,生物大分子药可按结构、来源和作用等分类,通常包括抗体、酶、干扰素、集落/造血刺激因子、激素、血液制品、疫苗、基因治疗药物和细胞治疗药物等几类。


图表:生物大分子药的类别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从酶、激素走向单抗,治疗性单抗已占生物药半壁江山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 1986-2017 年获 FDA 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CDER)批准的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药(不包括归属美国 FDA 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监管的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药物和血液制品),以总结归纳生物大分子药的发展趋势,并与我国发展现状对比,预测国内生物大分子药的发展前景。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生物药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我们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

          1986-1995 年,生物大分子药的初步发展时期:每年获批上市的药物数量在 0-3 种之间,且主要是表达难度较小的干扰素、酶、集落/造血刺激因子等;

          1996-2013 年,生物大分子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期间共批准 95 种大分子治疗性生物药上市,平均每年批准 5 种。药物构成方面,抗体和激素的比例大幅上升,其中抗体类药物获批 44 种,占比 46%,已然是获批数量最多的药物。治疗性单抗也从早期的全鼠源单抗,逐步发展到嵌合抗体以及人源化抗体,逐步消除了治疗性抗体的免疫原性问题。此外,肿瘤免疫疗法也在此期间逐步兴起:2011 年,首个免疫检查点单抗 Ipilimumab(商品名 Yervoy,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产品)获批上市,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

          2014 年至今,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药又迎来了进一步的大幅增长:尤其是治疗性单抗,呈爆发式增长。2013 年及以前获批上市的抗体类药物总共有 47 个,2014-2017 年的 4 年间,43 种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药获批上市,其中治疗性单抗 34 种。

图表:历年获批上市的治疗性生物药数量(单位:个)及类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政策支持+药审环境变化,国内生物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生物产业作为 21 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单克隆抗体,新型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药将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 8 大措施中,有 7 项措施与医药产业息息相关。


图表:国家政策推进历史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低毒性、原料易得、较易合成、产业化优势明显。2016-2023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由568亿美元增长至795亿美元,CAGR为4.9%。

2025年07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