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环保压力下药企增速减缓 原料药企业在部分地区出现关停或者增速减缓的现象。企业的环保支出加大,较大的环保支出逼迫小产能退出市场。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药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企业的环保支出加大,较大的环保支出逼迫小产能退出市场。以海正药业和新和成为例,海正药业2015 年环保支出相对2013 年增长超过50%,而收入规模持平;新和成2015 年收入较2013 年略有下滑,但环保支出增幅超过3 倍以上。环保投入一般包括预处理、焚烧、尾气处理等多个环节。部分医药企业的单个厂焚烧炉设备投入在3000 万左右,尾气处理装置在1 千万-2 千万左右,同时在焚烧炉开工后还得持续投入,收入规模小的企业无法承担。
环保压力下药企增速减缓。2012 年开始,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诸多环保政策开始发力后,医药企业增速放缓,大中型医药企业数量增速由2011 年的19%逐步下滑,2014 年增速不足5%。在2015 年新环保法和水十条推出后,根据药监局的统计,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增速在2015 年为1.3%,相比2014 年的2.56%下降1.26 个百分点。
原料药企业在部分地区出现关停或者增速减缓的现象。2015 年6 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以台州市为例,在2001 年之前有2000 余家医药制药企业,主要以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中小企业为主。在台州市更换环保部门领导以后,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台州关停近千家医药化工厂,剩下125 家。按照国家标准,重污染园区一般一个季度监测一次,椒江园区一周监测一至两次。外沙岩头医化园区内医化企业33 家缩减为7 家。偷排漏排污水的企业被要求转型升级或者关停退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