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中国医药投资分析:医药企业需要专注原创性

导读:2016中国医药投资分析:医药企业需要专注原创性。2016年11月14-16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与中国证券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参考行业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医药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2016年11月14-16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与中国证券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推动社会资本与创新结合,提高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为主题,旨在探讨我国医药行业政策、新药研发趋势以及医药领域投资等议题。

  大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地球上现在唯一无法用金钱满足的刚性需求就是健康。”正因如此,医疗健康与医药创新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资本,成为众多PE/VC机构潜伏聚集的地方。

  与此同时,医药创新中的研发又是一个颇为特殊的过程,其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碰撞,不仅给参与各方带来挑战与压力,也在投融资过程中激发出了不少智慧与新奇。

  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是,医药尤其是创新药领域的投资就像是接力跑,一定要有接下一棒的人。“不能说一个投资人从头一直跑到最后。所以美国市场会有天使投资、A轮、B轮、C轮,每一轮都有一定的退出渠道和机制,这样大家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阶段,去找到好的项目扶企业走一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李婧婧表示。

 

  没有利润的研发项目

  也可以退出

  医药创新企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周期长。一项医药新产品的面市动辄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给相关项目的估值带来了直接挑战。“我们当时在给项目估值的时候参考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看他们如何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医药研发企业进行估值,包括估测企业未来现金流;另外我们也会跟美国市场的投资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去交流一个类似的项目,在得到一个很好的安全边际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投。”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李婧婧表示。

  但这样的方法对于选择以A股上市为退出渠道的项目可能并不适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A股主板市场还存有利润考核要求,但大部分的研发企业包括一些公司早期都没有利润。在这种背景下,新三板、港股或者美股市场会不会是中国创新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先走一步的最优选择呢?

  答案并不必然。“早期没有利润的创新药企已经可以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但即使是创新阶段的新药也不乏通过跟上市公司合作退出的渠道,只要产品好,其实退出一定是有各种各样渠道的,不一定是单独上市的。”李婧婧表示。

  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是,医药尤其是创新药领域的投资就像是接力跑,一定要有接下一棒的人。“不能说一个投资人从头一直跑到最后。所以美国市场会有天使投资、A轮、B轮、C轮,每一轮都有一定的退出渠道和机制,这样大家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阶段、去找到好的项目扶企业走一程。”李婧婧表示。在她看来,近几年国内医药领域的投资已出现这样的趋势,大家都在追求符合自己定位的领域。

  投资环境

  向好的方向发展

  据2016-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了解,事实上,医药行业的投资远比估值复杂得多。在美国,做医药行业的风投基本上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投一家企业的时候,一般会是三家风投一起投;一家投资准备的决策,往往需要三家一起决定。“对于很多创新药企来说,三家风投背后能带来的资源和网络显然是不一样的,因为对被投企业的支持不只是资金上的,更多的是无形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带领这个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卓永清表示。

  这背后的逻辑是,医药领域投资人看重的不只是资金,还有资源。医药领域的研发与创新非常复杂,一个投资团队可能根本没有人做到把除报纸消息以外的资料看明白。而三家风投的优势就在于,三家的团队里面更容易找到一些资源或者专家解读出那些药企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有钱的人和有知识的人结合在一起,既有了资金又有了资源。有了资源就可以找到适合这种资源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去对接。”卓永清表示。

  事实上,作为创新药企本身,在中国、美国应该都一样,但相比美国,中国正在两大领域面临着短板。“一是早期的风险投资比如VC,这两三年应该说有所改观,但是大部分投资主体都是PE,都想在短期内实现利润;二是市场的支持,包括企业上市、产品上市和医保的支持。”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骏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的创新药技术之所以在过去二三十年能够蓬勃发展,跟这两个因素密切有关。但反过来,美国也有相比中国短缺的部分。一方面是早期阶段在重大新药创制方面来自政府支持的缺乏;另一方面,各个地方园区对于医药企业的支持也是在美国不容易获得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投资还是创新药研发,都有来自中国这个巨大市场本身的潜力。“从这两点来说,尽管我们跟美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差距在缩小,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杨大骏表示。

  医药企业

  需要专注原创性

  投资方的感受如此,对于需要资金的药企而言,他们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客观上讲,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水平、产业现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认为是目前在所有行业中差距最大的,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药企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亚宝药业集团副总裁王鹏表示。目前中国确实缺乏人才、缺乏经验,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中国企业能够用于研发的资金事实上并不太多,很多药企的利润率只有5%至10%,研发投入达到5%至10%根本不现实,所以基于这一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模式。比如把创新药的研发做成一个独立的公司,我们就可以在全球融资,仅仅凭借中国药企本身的财力去做创新是比较困难的。”王鹏坦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创新药研发是一个周期很长、或者说需要“烧很多钱”的行业,没有资本的支持不容易走下去;另一方面,通常投资人的主要目标是回报,而公司或者创始人作为主要管理者则希望把公司做强、把产品做出来。这个过程中,融资后的医药企业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王鹏看来,中国医药企业的传统是注重产能、注重销售,但实际上将来医药企业最重要的要素是好的产品,目前医药企业普遍缺乏的是好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已获取资本的医药企业来讲,开发好的产品就有了根本性的地位,这也是医药企业需要专注初创性的原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同时,众多全球TOP100药企也纷纷入局。例如,2023年4月,默沙东与Proxygen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辉瑞于2024年10月与TRIANA Biomedicines达成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疾病领域的多个靶点发现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2024年11月22日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软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受益于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及肿瘤早期筛查逐渐普及,全球软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为 89.8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67.3 亿美元,2023-2033 年 CAGR 为 6.42%。

2024年11月22日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伴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为662亿元,较上年增长4.75%;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693亿元,较上年增长4.68%。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血糖仪市场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由31百万美元增长至430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达505百万美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