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2017年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

导读:中国医疗服务行业2017年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 。近年来,内地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加上人口老龄化及各种疾病患病率上升,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参考行业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监测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近年来,内地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加上人口老龄化及各种疾病患病率上升,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令行业增长势头明显。根据「健康中国2020」战略,内地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在2020年有望达到5.8万至6.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即未来5年有约100%的发展空间。而且,有不少保险公司也睇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加强与医疗服务行业合作,可见该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值得关注。现对2017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高端医疗服务机构涌现
  近年来,为了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在市场与资本的推动下,一些集门诊、住院、体检、治疗、康复为一体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6-2021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目前,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难以满足很多有个性化健康需求的人群。因此在市场和资本的推动下,一些国际医疗机构、外资医疗机构应运而生。

  记者发现,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长沙等中部城市,也出现了高端医疗服务机构。2015年7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合力打造的湖南省首家国际医疗部隆重开业,集门诊、住院、体检、检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可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其主要面向有高端医疗需求的国内患者,提供医疗技术与服务。

  据湘雅医院副院长雷光华介绍,国际医疗部的生活设施是参照国际标准配备,病房里配有苹果电脑、iPad、电视机,病房套间里包括厨房、会客厅等。国际医疗部属湘雅医院的二级业务机构,采取自主定价的方式,遵循用者自付的原则,不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几大医保,但能与商业保险对接。国际医疗部所得净收益将全部用于反哺医院的公共医疗服务,保证湘雅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未来还将涌现更多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其中不少是民营高端医疗机构。”湖南高端儿科医疗服务机构唯嘉儿科的创始人谭晓冬认为,目前,公立医院的儿科、产科高负荷运转,一床难求、一号难求已经成为常态,这给一些民营高端医疗机构提供了抢占市场的机会。

  谭晓冬说,“一对一”预约服务、汇集知名专家、良好的服务态度、保证充分的医患沟通时间将成为高端医疗机构吸引患者的主要因素。比如在高端儿科医疗机构,患者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享受指定专家就诊,还可以配备专门的健康管家,负责陪同完成患者的各项检查、手术、缴费、订餐等全方位服务。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涌现,患者自付仍然是高端医疗服务支付的主要方式。未来构建合理的定价平台和建立医疗保险补偿机制是高端医疗所面临的问题,亟待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来合理控制费用,避免发生过度医疗的问题。

 

  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
  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通道,对患者无疑是一大福音,更重要的是将有效的缓解“看病难”。

  之前患者住院治疗都得集中到医院,不少的医院人满为患,挂号难,排队难,住院更难。患者本身就身体欠佳,来回这么折腾,对病的医治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住院更不容易,要有人陪护,有人送饭,一人住院,牵动全家。

  而实行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就大一样,除了非到医院就诊的大院、急病,一般的慢性病,常见病都可以在家中医治。有医生上门,费用又可以报销,吃住陪护在家中,医院的功能转化到家中,患者及家人省去了众多的麻烦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而从医院来说,患者进行了分流,来医院就诊的人数将减少,住院难等问题迎刃而解,对治疗环境也是一种改善。

  上门服务,实行家庭病床的做法,之前在一些地方实行过,但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其中的原因在于报销问题,有的患者为了能报销,能看门诊的也要求设家庭病床。因而如何来区分住院和门诊是关键,如果是门诊就能医治的非得设立家庭病床,医保报销就会出现漏洞,而如果是限的过严,又对急需者造成不便。因而,还得严格制度把好关,防止“人情“病床,杜绝私下交易,让需要者享受到家庭病床的温暖。

  要使家庭病床真正的方便患者,还需要有一支专职的医生做保证,召之即来,服务周到,尤其是要有较高的医疗技术,家庭病床不比在医院,医疗设备欠缺,急救措施也没有那么周全。在此种语境下,上门医生更需有责任心和职业感,能独挡一面,把握的住,对突发病情能及时处之,决不能马马虎虎,掉心轻心。

总言之,实行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费可报销是一项好的举措,想为患者所想急为患者所急,此项举措是医疗制度的一项改革,将进一步的方便患者就医缓解“看病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在2022年受集采影响,造影剂市场曾经历超过20%的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实现企稳回升。从产品结构来看,X射线造影剂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5%;而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实现14.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格局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本土企业与跨国药企的竞争态势持续演变。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长期由罗氏、默克雪兰诺等国际制药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药企在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市场格局逐步重塑——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超越外资企业(51% vs 49%)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55.5%,

2025年08月06日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近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筋膜枪市场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长至4.1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3%,人均消费支出从1.83万元增长至2.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7%。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万元,同比名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