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阶段中国中医药走向 海外冷热不均 进入主流尚需时日。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参考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走向海外冷热不均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中医药天人合一、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正越来越多地被人接受。据了解,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7866亿元,占整个医药产业规模近1/3。若以涉及中医药的“大健康产业”来测算,其产值则可突破1万亿元,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墙内开花,墙外也会自然飘香。如今,中医药在海外呈现加速推广的态势。目前,中医药传播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中医药事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然而,相对于中医文化的迅速传播,中医药贸易则有待突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药贸易额为22.8亿美元,同比下滑6.3%。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同比下滑9.0%。其中,作为凝聚中医药主要价值的中成药,上半年出口额仅为9969.1万美元,同比下降27.4%。这意味着,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在世界中医药产业链中,还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
进入主流尚需时日
据中国中医药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表明,相对于西方医学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更重视整体,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同时突出“治未病”。这样的医学理念和医疗方式,虽然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却因为医理和制作方式的不同,让国外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人群增幅较缓,其市场潜力也一直未能完全释放。
据了解,目前,在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虽然开设了一批中医药诊所,但仍旧以针灸、推拿、按摩理疗为主,中药销售量较少,且多局限于华裔人群使用。为何中医药至今未能进入国外医疗主流体系,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
这与国外现行的医疗管理和标准体系不无关系。如今,西方医学体系缺乏中医药的专门研究及实践依据,也并未形成系统针对中医药从业人员注册、药品质量认证等方面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只能沿用西医药典管理的老办法来管理中药,这导致一批在中国长期使用的、安全的中医药无法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以澳大利亚为例,据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表示,因监管措施未照顾到中药实际情况,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疗效显著的中药代表性品种,都因成分和所谓安全性原因,不被允许进口到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