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医疗服务行业2016年现状:挂号费猛涨、预约挂号变网上排队。医院挂号费一下子涨了好几倍,初看上去让人惊讶,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健康医疗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
明确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为了界定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范围,保证职工在患病时能得到条件下所能提供给他的、能支付得起的、适宜的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为了控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使有限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三是为了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应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其管理办法等内容。
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为挂号费猛涨正名
医院挂号费一下子涨了好几倍,初看上去让人惊讶,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此前的挂号费的确偏低,与医生付出的劳动不相称,有必要提高;另一方面,新一轮医改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在降低药价的同时提高“医价”,以诊疗、检查费用的上涨来弥补医院的损失,同时更好地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
但人们仍不免担心:“医价”上涨了,药价会不会及时降下来?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药价确实降低了不少。按照要求,药品加成将于明年全面取消,药价普降将成为现实。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这一降一涨,老百姓看病的支出,总体上比以前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在此有必要郑重提醒,“确保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是此轮医改的一个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各地在调整“医价”时,应准确测算药价降低会给患者带来多少实惠,“医价”提高又会给患者增加多少负担,从而确定各项“医价”的合理上涨幅度。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一些医院趁改革之机乱涨价,增加患者负担,违背改革宗旨。
挂号费是患者进入医院所交的第一项费用,也是每个患者都免不了的一项费用,合理确定挂号费显得尤其重要。涨价虽势所必然,但有必要提醒,医院和医生要让患者觉得挂号费花得值。时下,“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仍是普遍现象,在挂号费只有几元、十几元钱的情况下,患者一般不会太计较;但当挂号费上涨到几十元、上百元,如果患者得到的服务仍只有两三分钟,有些医生没问清病情就匆匆开药方,甚至对患者的提问爱搭不理,那就势必让一些患者产生不满。医生的辛苦忙碌可以理解,而患者的诉求也应得到尊重。
要让患者觉得挂号费花得值,一方面需要医院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把更多更好的医生安排到门诊,尽可能让患者少排一会队、多看一会病;另一方面医生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患者为见你一面花了几十元、上百元并且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你的服务要对得起患者的花费和等待,诊断病情要更细致些,回答问题要更耐心些,言语和态度要更和蔼些。这应该并不难做到。唯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为“挂号费涨了好几倍”正名。
预约挂号变网上排队
最近,小编在网上预约挂号,屡遭“拥堵”现象。一些知名大医院专家号刚一放出,就被预约完毕,预约挂号变成了网上排队。
2016年以来,“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在很多城市推行,预约看病逐渐成为一种新习惯。预约看病科学合理,患者到点再去,无需排队。医生安排好出诊时间,从容有序,更能专心地看病。但是,为何预约挂号仍摆脱不了挂号难?
2016-2021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一方面,供需关系依然紧张。预约挂号之后,医生还是那些人,一天只能看那么多号,号源总量不变。比如某科室一天只能看100个号,然而每天有1000名病人想挂上号,挂号自然还是难。统计显示,2015年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超过77亿,依然在增长,其中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到27.1亿,也依然在增长。与此同时,执业医师的数量并没增加多少,只比2014年多了14万人。由于看病人次不断增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万人次的“超级医院”越来越多。“超级医院”以其全方位优势“虹吸”基层医生和病人,即使预约看病,医生仍然时间紧张,安排不过来。
另一方面,预约挂号缺少服务。虽然医疗供需紧张局面难以很快改变,但医院可以通过改善服务,最大限度缓解号源紧张。首先是信息沟通服务,除了挂号须知、医生出诊信息,还应公布沟通渠道等,方便患者查询。其次是分诊导诊服务,很多时候患者只知症状,不清楚要挂什么科室,医院在挂号时最好能通过在线交流工具分诊,让有需要的患者得到最适合的诊疗服务。再者是分流患者服务,对于那些定期去大医院开药的慢病患者,如果大医院能和社区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随访中心等,就完全可以把此类患者留在社区。有专家研究发现,去大医院看病的人群中,有一半都是看小病。专家坐诊一天,也许难碰到一例真正的疑难杂症,这对于珍贵的专家资源来说,是巨大的浪费。
医院是医疗服务机构,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生存之本。很多大医院认为,看病都忙不过来,哪还顾得上患者体验这些“细枝末节”?说到底,是缺乏真正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人们看病喜欢找技术水平高的医生,并不代表患者不需要良好的就医体验。患者在挂号时得到在线交流分诊,既能节约医疗资源,又能改善就医体验,减少“挂错科”等寻医成本,一举多得。
如今,改善医院服务已不差技术,差的是理念。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已在医疗界推广应用,比如微信、APP等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实现上述服务功能,还能拓展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功能,实现挂号后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在预约挂号平台上“加挂”这些功能,并不复杂,却足以体现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心思。
预约挂号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但愿更多大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从细节入手,让预约挂号真正约得上、有效率,而不是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排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