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对仿制药企的整肃仍未停歇

   导读: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对仿制药企的整肃仍未停歇。我国是仿制药大国,仿制药占比超过95%。2015年下半年,我国针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出台一系列政策,2016年食药总局对仿制药行业整肃分析详情如下。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医药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产业发展态势报告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仿制药占比超过95%。2015年下半年,我国针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出台一系列政策,2016年食药总局对仿制药行业整肃分析详情如下。

  随着专利药到期,仿制药及其边缘产品的前景将越来越广泛,于是行业发展的引导规范也日益重要。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对仿制药企的整肃仍未停歇。

  3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称,1月21日至2月23日期间,收到了11家药企提出的撤回列入2015年7月22日《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的公告》的21个药品注册申请。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1月20日,CFDA官网还发布了关于128家企业撤回199个药品注册申请的公告。截至目前已有80%以上的药品被撤回。而自查核查工作启动以来,CFDA持续“发威”,连续发文严查新药临床数据造假,提高仿制药门槛,力挺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的上市。

  “现在食药监总局已明确了相关责任主体,未来药企新药审批都会从严,临床数据核查也会常态化。”一业内观察人士表示,药企临床数据造假有历史因素,根据目前CFDA公布的关于新药审批多个通知来看,国家对新药注册审批积压问题处理态度似乎十分坚决。

  11家药企撤回注册申请

  距离去年CFDA公开药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已有数月,如今药企撤回药品注册申请的戏码却依旧隔三差五在上演。

  3月1日,CFDA官网公告称,2016年1月21日至2月2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收到11家企业提出的撤回列入2015年7月22日《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117号)的21个药品注册申请。

  在“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的影响下,药企需要补充、完善相关临床试验程序还需要更加高昂的研究费用,并且面临无法通过的风险,不少医药公司暂时没有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的打算。

  一边是CFDA强势逼查,一边是药企自撤药物注册申请,新药注册仿佛是一条“单调递减函数”。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国内本就不高的新药研发将可能进一步丧失积极性。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的症结就在于药企不愿花钱,如果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做事,药企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这会大大提高原来的研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药企的积极性。”

  不过,CFDA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并已就此制定了对策。2月26日,CFDA发布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采取优先审评的措施。

  对外企造假“零容忍”

  值得注意的是,CFDA此次开展的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并不单单只针对国内药企,对外企造假同样也不手软。

  2月28日晚间,CFDA称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检测试剂盒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真实性等问题,对该注册申请不予受理并在一年内不予再次受理。

  公告称,CFDA在2016年1月对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受理号:进15-1542)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其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北京佑安医院和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开展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企业人员编造存档资料、试验数据不能溯源、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样本病种与实际不符、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样本冻存期与实际不符、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样本冻存期与实际不符等多个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2月5日CFDA发布了《关于药品注册检验相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有543个药品注册申请由于长期未提交药品注册检验报告,导致后续审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可能会面临不予批准的处理,共涉及270家外资药企。

  目前,在药品注册申请撤回情况中,外企的存活率达到79%,国内企业的存活率为11.9%。而上述《公告》中长期未提交药品注册检验报告的药品注册申请中,却全部为外企。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观察人士表示,“这说明CFDA也有意对外企开 刀,毕竟他们当中也有造假的,可能面临肃清。”

  在此次CFDA公布的11家主动撤回药企名单中,属于日本麒麟控股株式会社的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便在其中,所撤回的药品数量达5个,占比为23.80%。“以后可能还有更多外企撤回申请。”上述观察人士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