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医药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导读:2016年我国医药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引起公众关注的本轮医改,成为舆论焦点的除了诊疗费的上调外,还有药价的高低。

        参考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引起公众关注的本轮医改,成为舆论焦点的除了诊疗费的上调外,还有药价的高低。药价居高不下一直是备受公众诟病的难题。提升国内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研发能力,有助于破解这一医改难题。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提升我省的医药研发能力,目前              《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日程。

  花40万抗感染 病情没控制住
  “我最怕她感染,一感染使用抗感染的进口药,费用无法预计,可能花几十万都控制不住病情。”提起前一阵未婚妻的抗感染治疗,朱效信依然心有余悸。2016年2月份,家住菏泽武庄村的马秀云被诊断为白血病,住院治疗,她的未婚夫一直守护在旁。

  朱效信说,几个月治疗下来,如今已经花掉了二十五六万。在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费用仅是小头,一个疗程化疗三到七天,配上其他营养药,每个疗程也就一万出头。但是抗感染就是个无底洞了,不仅使用的进口药非常昂贵,而且不知道何时能够控制住病情。“上次抗感染,我们花了十万左右,以为很多了,其实算幸运的,有病友说其花40万都没有控制住病情。”


 

  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马秀云在治疗中还使用了一种恢复白血球数量的药物新瑞白,每针1700多元。这样的价格得益于我国医药的自主研发技术。十多年前,国内的病人要想注射提高白血球的药物,只能选择美国或日本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齐鲁制药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成功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提升白血球药品,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这两个产品在各项指标上均与国外原研药药品质量相当,甚至高于原研药,但价格远远低于进口药。

  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后来国外研发出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制剂,一支针剂合人民币万元以上,在国内很少有病人选用。为了让国内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疗效更好的药物,齐鲁制药开始研发长效新瑞白。2015年8月26日,新瑞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这一产品质量、疗效与进口产品相当,但价位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

  医药创新对老百姓的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创新药的数量比仿制药要少很多。

  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曹瑞敏介绍,目前医院里的进口药大约占到5%-8%左右,尤其是治疗癌症的药多是依赖进口。不过近几年来进口药有所减少,因为仿制药逐渐增多。曹瑞敏认为尽管仿制药多,但制作技术上和国外依然有差距。

  “仿制药相比创新药要容易些,但真正做出来的也没多少家,十个爬坡的也就一两个能上去。”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志青说。

  “相比仿制药,中国的创新药周期更长,技术含量要求很高,有的需要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邢志青介绍,一种创新药至少要经过三期临床检验,中途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这对药企是很大的消耗。

  对此,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也有同感。丁振波说,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发费用5000多万,但依然不够。有关部门曾希望华鲁控股集团能够整合全省的医药研发平台,以两个药企为依托,在济南成立个总的研发机构,这个事情做了四五年,基本推不动。主要源于仅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支持。医药研发行业有个特点,研发十个可能仅成功一个,这个平台建不好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目前主要苦于扶持政策的力度太小。

  医药研发经费不足 科研人员劲头不大
  在医药研发方面,经费不足是不少药企面临的难题。

  “济南市给创新人才的科研经费相较南方偏少,并且用起来比较死板。”济南高新区一家药企负责人称,济南市发放的人才经费并不是一下子给全。以50万这一档的人才经费为例,一般第一步先发放15万,再根据企业招聘的员工数、缴纳保险的数量、实现的利润等指标,发放第二步的钱。该负责人还提到,申请人才经费的手续非常复杂,有诸多门槛。

  临床对医药研发能起到精确校准方向的作用,但当前我国研究系列和医疗系列却是相分离的。我省某三甲医院院长表示,目前医院拿到的只是医疗经费,没有教学、科研经费。“而我国的医学创新主要就靠三甲医院和特级医院破解疑难问题,比如艾滋病、肿瘤等。”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认为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很重要,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提到,成果投产后,连续三到五年,可以提取一定比例转化利润奖励研发人员。但药品的认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刚推出三到五年基本卖不好,等到三五年以后,这款药的利润多了,但没法落实这项激励政策,不利于激发医药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计划。主要依据去年十月一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今年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上述文件强调对于科研人才的激励和多渠道资金的投入机制。新的条例或将年底出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必备耗材。当前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白内障仍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占可避免盲的51.5%。而规范化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达98%以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案。其中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或飞

2025年09月15日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