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医药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导读:2016年我国医药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引起公众关注的本轮医改,成为舆论焦点的除了诊疗费的上调外,还有药价的高低。

        参考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引起公众关注的本轮医改,成为舆论焦点的除了诊疗费的上调外,还有药价的高低。药价居高不下一直是备受公众诟病的难题。提升国内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研发能力,有助于破解这一医改难题。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提升我省的医药研发能力,目前              《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日程。

  花40万抗感染 病情没控制住
  “我最怕她感染,一感染使用抗感染的进口药,费用无法预计,可能花几十万都控制不住病情。”提起前一阵未婚妻的抗感染治疗,朱效信依然心有余悸。2016年2月份,家住菏泽武庄村的马秀云被诊断为白血病,住院治疗,她的未婚夫一直守护在旁。

  朱效信说,几个月治疗下来,如今已经花掉了二十五六万。在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费用仅是小头,一个疗程化疗三到七天,配上其他营养药,每个疗程也就一万出头。但是抗感染就是个无底洞了,不仅使用的进口药非常昂贵,而且不知道何时能够控制住病情。“上次抗感染,我们花了十万左右,以为很多了,其实算幸运的,有病友说其花40万都没有控制住病情。”


 

  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马秀云在治疗中还使用了一种恢复白血球数量的药物新瑞白,每针1700多元。这样的价格得益于我国医药的自主研发技术。十多年前,国内的病人要想注射提高白血球的药物,只能选择美国或日本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齐鲁制药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成功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提升白血球药品,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这两个产品在各项指标上均与国外原研药药品质量相当,甚至高于原研药,但价格远远低于进口药。

  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后来国外研发出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制剂,一支针剂合人民币万元以上,在国内很少有病人选用。为了让国内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疗效更好的药物,齐鲁制药开始研发长效新瑞白。2015年8月26日,新瑞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这一产品质量、疗效与进口产品相当,但价位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

  医药创新对老百姓的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创新药的数量比仿制药要少很多。

  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曹瑞敏介绍,目前医院里的进口药大约占到5%-8%左右,尤其是治疗癌症的药多是依赖进口。不过近几年来进口药有所减少,因为仿制药逐渐增多。曹瑞敏认为尽管仿制药多,但制作技术上和国外依然有差距。

  “仿制药相比创新药要容易些,但真正做出来的也没多少家,十个爬坡的也就一两个能上去。”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志青说。

  “相比仿制药,中国的创新药周期更长,技术含量要求很高,有的需要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邢志青介绍,一种创新药至少要经过三期临床检验,中途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这对药企是很大的消耗。

  对此,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也有同感。丁振波说,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发费用5000多万,但依然不够。有关部门曾希望华鲁控股集团能够整合全省的医药研发平台,以两个药企为依托,在济南成立个总的研发机构,这个事情做了四五年,基本推不动。主要源于仅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支持。医药研发行业有个特点,研发十个可能仅成功一个,这个平台建不好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目前主要苦于扶持政策的力度太小。

  医药研发经费不足 科研人员劲头不大
  在医药研发方面,经费不足是不少药企面临的难题。

  “济南市给创新人才的科研经费相较南方偏少,并且用起来比较死板。”济南高新区一家药企负责人称,济南市发放的人才经费并不是一下子给全。以50万这一档的人才经费为例,一般第一步先发放15万,再根据企业招聘的员工数、缴纳保险的数量、实现的利润等指标,发放第二步的钱。该负责人还提到,申请人才经费的手续非常复杂,有诸多门槛。

  临床对医药研发能起到精确校准方向的作用,但当前我国研究系列和医疗系列却是相分离的。我省某三甲医院院长表示,目前医院拿到的只是医疗经费,没有教学、科研经费。“而我国的医学创新主要就靠三甲医院和特级医院破解疑难问题,比如艾滋病、肿瘤等。”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认为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很重要,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提到,成果投产后,连续三到五年,可以提取一定比例转化利润奖励研发人员。但药品的认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刚推出三到五年基本卖不好,等到三五年以后,这款药的利润多了,但没法落实这项激励政策,不利于激发医药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计划。主要依据去年十月一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今年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上述文件强调对于科研人才的激励和多渠道资金的投入机制。新的条例或将年底出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行业:减重降糖类需求大 双重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显著增长 企业竞争不断加剧

多肽药物低毒性、原料易得、较易合成、产业化优势明显。2016-2023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由568亿美元增长至795亿美元,CAGR为4.9%。

2025年07月13日
我国鹿茸长期依赖进口且行业贸易逆差渐扩大 进出口市场均高度集中

我国鹿茸长期依赖进口且行业贸易逆差渐扩大 进出口市场均高度集中

我国鹿茸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5年的35.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4%,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当前,行业已形成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吉林省是全国最大鹿茸产区,2024年鲜鹿茸产量达到1139.8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

2025年07月10日
患者群体庞大 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扩容 红霉素软膏为最畅销产品

患者群体庞大 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扩容 红霉素软膏为最畅销产品

皮肤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比较高,且有些皮肤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1.5 亿人患皮肤病,患病率高达 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各类疾病中位列第四。

2025年07月10日
老年群体消费力增强将成理疗机器人行业核心驱动力 遨博智能等商业化起量较快

老年群体消费力增强将成理疗机器人行业核心驱动力 遨博智能等商业化起量较快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但出生率呈持续下行趋势,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随着AI与具身智能技术的升级迭代,理疗机器人将成为养老服务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持续增长的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老年群体消费力持续增强,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将成为理疗机器人核心消费驱动力。理疗机器人相关厂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引领着整个理疗机器人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PCR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字PCR仪渐崛起 市场则正处国产替代关键转型期

我国PCR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字PCR仪渐崛起 市场则正处国产替代关键转型期

由于行业起步晚、技术壁垒高,我国PCR仪一度严重依赖进口,使得进口品牌在我国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近年随着国产企业在临床市场的快速崛起和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这一格局,推动国产PCR技术在更多应用场景中的普及和发展。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行业:养殖业与宠物医疗等终端需求潜力大 多个产品均价明显上浮

我国兽用原料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省市来看,我国兽药原料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几个省份。这些省份同时也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我国兽药原料企业的分布与兽药生产企业的分布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和河南作为养殖大省,对兽药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2025年07月08日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在我国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多重政策影响下,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2018-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由52.0%提升至56.7%。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