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1-7月上海医疗器械进口特点与推动因素,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医疗器械9亿美元,增长26%;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7.8亿美元,增长19.9%。以上2者合计占同期关区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96.4%。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0.5亿美元,下降2.1%。
据上海海关统计,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累计进口医疗仪器及器械(以下简称“医疗器械”)1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9.5%。
一、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医疗器械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7月份单月进口值再创历史新高。自2013年3月份上海海关关区医疗器械进口2.8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之后,7月份当月进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27.5%,再创历史新高(下图)。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和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逾9成。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4-2018)》中提到,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医疗器械9亿美元,增长26%;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7.8亿美元,增长19.9%。以上2者合计占同期关区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96.4%。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0.5亿美元,下降2.1%。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主导地位。2013年前7个月,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上海海关关区进口医疗器械10.3亿美元,增长15.6%,占同期关区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59%。同期,国有企业进口4亿美元,增长26.5%;私营企业进口3.1亿美元,增长25.9%。
(四)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为主要进口来源地。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自美国进口医疗器械6.5亿美元,增长28.2%;自欧盟进口6亿美元,增长21.9%;自日本进口2.4亿美元,下降2.7%。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关区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85.8%。
(五)前10类进口商品均保持增长。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医疗器械进口值前10类产品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内窥镜为第1大类进口产品,进口1.5亿美元,增长11.3%;麻醉设备进口0.3亿美元,增长62.3%,在前10类商品中增速居首(下表)。
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医疗设备进口前10类商品表
二、2013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医疗器械进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城镇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推动进口量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的建设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政府也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提供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县级医院数量已达到上万家,其中有40%-50%的未来2-3年内有设备采购意愿。此外,7月3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将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兴办医院。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医疗器械进口不断增长。
(二)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前景巨大,国际厂商加速抢占市场。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且医疗系统正处于完善过程中,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过千亿,仍仅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左右,与全球水平42%相去甚远。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加上国外经济普遍萧条,以飞利浦为代表的外资医疗器械品牌将在我国基层医疗市场作进一步战略布局,加速进入中低端医疗市场。国际厂商纷纷将目光对准中国,抢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助推医疗设备进口持续增长。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进口医疗器械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目前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左右。进口医疗器械工艺精细、质量好,在监测治疗等方面比国产产品更具成效,在高精尖产品上,国内生产商更有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数据显示,进口普通器械占据我国市场70%,而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占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市场几乎被美国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外资公司垄断。而在中低端市场,我国虽已经形成中低端医疗设备生产基础,但80%是中小型企业,行业特征呈“小、散、乱”的状态,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企业间价格战不断,严重影响利润率,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再投入研发之中,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口医疗设备购买、使用成本高昂,加重我国居民医疗成本负担。目前,国内“看病贵”问题仍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药品贵和检查费用贵,而检查费用贵主要是由于检测仪器设备价格贵。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达124.7亿美元。高昂的产品价格和跨国采购成本,使得进口医疗设备价格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进口医疗器械不仅购买成本高,维护、保养成本也非常高。如,1台价格1850万元的PET-CT,其1年的维保费高达12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配套的试剂、耗材等也都价格不菲,且必须使用原厂提供的。高昂的成本最终将转嫁到了患者身上,加重国内居民的医疗负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