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及靶向类药物销售情况

        导读:我国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及靶向类药物销售情况。我国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分为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抗肿瘤激素类、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铂类抗肿瘤、免疫刺激剂和靶向抗肿瘤等。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抗肿市场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1)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

        我国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分为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抗肿瘤激素类、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铂类抗肿瘤、免疫刺激剂和靶向抗肿瘤等,具体分类及主要品种如下:

        1)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是指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一类药物,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类似,可以通过特异性干扰核酸的代谢阻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抗代谢抗肿瘤药在体内通过抑制生物合成酶,或掺入生物大分子合成,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使肿瘤细胞丧失功能而死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毒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2)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

        天然植物中的生物碱能通过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抗肿瘤扩散及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周期与增殖、细胞毒作用等多个方面来防治肿瘤。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脱发等。

        3)抗肿瘤激素类

        抗肿瘤激素药主要通过改变肿瘤基因表达、分泌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达到抗肿瘤目的。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疼、骨痛、高血压等。

        4)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是一类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抑制肿瘤细胞DNA及RNA合成的抗肿瘤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心脏毒性等。

        5)烷化剂

        烷化剂中的烷基可转变成缺电子的活泼中间产物,这些产物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大分子(DNA、RNA及蛋白质)中的电子基团发生烷化反应,使这些肿瘤细胞成分在肿瘤细胞代谢中失去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组成发生变异,影响细胞分裂,致使其死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

        6)铂类抗肿瘤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为铂与DNA单链内两点或双链发生交叉联结,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使之发生细胞凋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等。

        7)靶向抗肿瘤药概况

        靶向抗肿瘤药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与化疗药物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副反应轻以及疗效/毒性比高等优点。

        靶向抗肿瘤药可分为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和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其中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主要包括单抗类抗肿瘤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治疗肿瘤。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可做为单抗攻击的靶点,单抗在体内选择性地对表达某种基因蛋白的癌细胞起着―对号入座‖的杀灭作用;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主要包括替尼类抗肿瘤药,通常是一种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全球来看,靶向药是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全球前8大抗肿瘤药中,分别各有3种大分子靶向抗癌药和4种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2013年,大分子靶向抗癌药和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销售规模分别约为199.6亿美元及68.2亿美元,分别占2013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份额的29.6%及10.1%,合计占抗肿瘤药市场的比例达40%。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均收入以及医疗费用占比的不断提高,且靶向类抗肿瘤药逐渐被医保接受,靶向类抗肿瘤药在整体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市场份额日渐提升,2014年靶向药物的销售额为114.44亿元,较2013年的85.18亿元增长34.35%,2008年至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97%,高于抗肿瘤整体用药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虽然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异质性较强,痛风反复发作者会出现持续性关节炎、肾结石、痛风石,其中痛风性关节炎可发生于身体各关节部位,以下肢关节及肘部关节为主,使患者身体疼痛,无法正常活动,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约为9.3亿人,目前预计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超10亿。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受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低影响,近年我国6-APA等抗生素中间体以及抗生素整体市场企业比较少,且产能较为集中。以6-APA为例:6-APA一般采用生物发酵法一体化生产名单,但由于生产环节投资大,污水处理量大,环保要求高,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6-APA被纳入限制类企业,限制新产能进入。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ADC药物行业:获批数量增多 国产出海成果丰硕

我国ADC药物行业:获批数量增多 国产出海成果丰硕

展望未来,在患者对ADC药物认可度持续提升、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获批上市药物数量逐年增多及适应症持续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到2032年有望达到141亿美元(约为1012.39亿元),2024-2032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9.20%,增速显著快于全球水平(26.76%)。

2025年08月25日
抗流感药物行业规模庞大 奥司他韦为主流 中国创新药引领市场加速迭代

抗流感药物行业规模庞大 奥司他韦为主流 中国创新药引领市场加速迭代

国内推荐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6 种。其中奥司他韦为主流,其销售额占我国抗流感药物总销售额的比重达74.49%;此外,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销售额分别占比13.91%、11.60%。

2025年08月24日
我国胰岛素行业进入修复期 集采持续推进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胰岛素行业进入修复期 集采持续推进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

随着集采持续推进下,我国胰岛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产企业份额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胰岛素集采较上轮,外资企业份额从68%减少到 55%,同时国产份额持续提升至45%。此外,从2024年相较于2021年的集采企业需求量占比来看,甘李药业占比大幅提升9%,通化东宝提升1%。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暖风频吹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政策暖风频吹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方面,数字医疗发挥关键作用,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政策暖风频吹,我国数字医疗行业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748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5年08月23日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国内ADC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直接推动ADC CDMO头部企业产能积极扩建。2018-2022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由0.1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预计2026-2030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将由8.3亿美元增长至24.5亿美元。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