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及靶向类药物销售情况

        导读:我国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及靶向类药物销售情况。我国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分为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抗肿瘤激素类、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铂类抗肿瘤、免疫刺激剂和靶向抗肿瘤等。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抗肿市场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1)抗肿瘤药物分类概况

        我国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分为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抗肿瘤激素类、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铂类抗肿瘤、免疫刺激剂和靶向抗肿瘤等,具体分类及主要品种如下:

        1)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是指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一类药物,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类似,可以通过特异性干扰核酸的代谢阻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抗代谢抗肿瘤药在体内通过抑制生物合成酶,或掺入生物大分子合成,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使肿瘤细胞丧失功能而死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毒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2)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类

        天然植物中的生物碱能通过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抗肿瘤扩散及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周期与增殖、细胞毒作用等多个方面来防治肿瘤。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脱发等。

        3)抗肿瘤激素类

        抗肿瘤激素药主要通过改变肿瘤基因表达、分泌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达到抗肿瘤目的。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疼、骨痛、高血压等。

        4)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是一类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抑制肿瘤细胞DNA及RNA合成的抗肿瘤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心脏毒性等。

        5)烷化剂

        烷化剂中的烷基可转变成缺电子的活泼中间产物,这些产物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大分子(DNA、RNA及蛋白质)中的电子基团发生烷化反应,使这些肿瘤细胞成分在肿瘤细胞代谢中失去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组成发生变异,影响细胞分裂,致使其死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

        6)铂类抗肿瘤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为铂与DNA单链内两点或双链发生交叉联结,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使之发生细胞凋亡。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等。

        7)靶向抗肿瘤药概况

        靶向抗肿瘤药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与化疗药物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副反应轻以及疗效/毒性比高等优点。

        靶向抗肿瘤药可分为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和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其中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主要包括单抗类抗肿瘤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治疗肿瘤。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可做为单抗攻击的靶点,单抗在体内选择性地对表达某种基因蛋白的癌细胞起着―对号入座‖的杀灭作用;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主要包括替尼类抗肿瘤药,通常是一种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全球来看,靶向药是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全球前8大抗肿瘤药中,分别各有3种大分子靶向抗癌药和4种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2013年,大分子靶向抗癌药和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销售规模分别约为199.6亿美元及68.2亿美元,分别占2013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份额的29.6%及10.1%,合计占抗肿瘤药市场的比例达40%。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均收入以及医疗费用占比的不断提高,且靶向类抗肿瘤药逐渐被医保接受,靶向类抗肿瘤药在整体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市场份额日渐提升,2014年靶向药物的销售额为114.44亿元,较2013年的85.18亿元增长34.35%,2008年至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97%,高于抗肿瘤整体用药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物药发展带动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增长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高端产品极度依赖进口

生物药发展带动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增长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高端产品极度依赖进口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占生物制药原料成本的35%以上。近年来,受政策和资金驱动,我国生物药行业快速增长,带动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增多。目前国内市场以无血清培养基为主,占比达70%左右。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较低,长期以来,海外巨头占据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在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等高端市场,进口垄断情况更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电动轮椅行业发展动能强劲 市场仍处分散竞争阶段 未来潜力可观

我国电动轮椅行业发展动能强劲 市场仍处分散竞争阶段 未来潜力可观

近年来,我国电动轮椅行业发展受到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消费水平提升、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在此背景下,其市场规模和需求量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电动轮椅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低,市场仍处于分散竞争阶段。未来,我国电动轮椅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隐形眼镜需求持续释放 透氧量/含水量、材料成分与抛期参数是前三大关注维度

我国隐形眼镜需求持续释放 透氧量/含水量、材料成分与抛期参数是前三大关注维度

近年来随着两大驱动力—颜值经济与悦己精神的不断驱动,消费者对形眼镜的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驱动隐形眼镜市场价值加速“显化”。有据显示,2023我国隐形眼镜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16.9亿片和30.53亿片,销售额规模在159.8亿元左右。预估2025年我国隐形眼镜销售额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025年04月25日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连锁化规模化下民营市场增速显著 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所趋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连锁化规模化下民营市场增速显著 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以及中医医疗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近年来国内中医医疗诊疗人次呈增长态势。中医医疗服务市场地位不断提高,预计2032年行业渗透率将接近20%。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渗透率仍偏低 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渗透率仍偏低 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国内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听力受损人群年轻化以及政策推动,我国助听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4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不过,我国助听器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未来行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硫酸软骨素行业:老龄化日益加剧下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我国硫酸软骨素行业:老龄化日益加剧下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近年来在人们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推动和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9.80%。2024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662亿元,同比增长11%,显示出市场持续扩张的趋势。当下随着社会老龄化,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更是进入了新的发展战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行业市场蕴藏庞大需求量 硫酸软骨素与氨糖领域前景广阔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行业市场蕴藏庞大需求量 硫酸软骨素与氨糖领域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注,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迅速提升,健康消费被进一步催热,极大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销售规模超过 1870 亿美元。

2025年04月16日
多因素驱动 我国中医馆数量规模已超八万家 出海成行业各大品牌目标

多因素驱动 我国中医馆数量规模已超八万家 出海成行业各大品牌目标

我国中医馆行业疯狂扩张,其主要是有多种关键因素共同促成,其中既有政策端的支持,同时也有市场需求的催化,还有中医客单价和复购率显著提升、新商业化模式快速落地等等因素推动。此外,年轻人逐渐成为中医馆行业有力的消费群体,并且固生堂、同仁堂、贡方堂等国内头部机构已率先在出海上试水,但由于特朗普关税升级,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