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药基地吉林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北药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三大中药特产区之一。由于我国的北药主要集中在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因此吉林省中药产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北药基地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吉林省中药产业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不可忽略的问题存在。
 
    吉林省发展中药产业优势明显
 
    长白山四季分明,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被联合国命名为“人类与自然保护圈”,又被称为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长白山区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蕴藏量极大,而且质量优良。吉林省仅长白山区就有药用生物资源443科2790种,在数量上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吉林省有137种,占37.7%。蕴藏量占全国50%以上的药材品种有40余个,占全国常用药材品种的1/5。其中人参、鹿茸、刺五加、关龙胆、北细辛、林蛙油等药材道地性突出,质量优良,产量居全国之冠,远销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吉林省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估算有每年近百亿元的资源开发潜力。目前,以中药为主的现代医药行业已经成为吉林省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据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孙育昌介绍,2004年吉林省中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9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中成药产值的10%。而吉林省发展现代中药,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是资源优势。中药的一大特性就是具有地域性,也就是中药的道地性。长白山主峰大部分在我国吉林省境内,东北地区的中药大部分出产于长白山。长白山的独特区位,决定了长白山中药品种繁多,共有2760多种,包括植物药(如人参)、动物药(鹿茸等)、矿务药(石膏、化石等)三大类。另外,吉林省西部有麻黄等中药;
 
    其次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经营,吉林省目前每年中药材销售量达到30亿元人民币,其中人参产量每年3000吨(晒干后),占全国人参总产量80%,世界的60%;吉林省的中成药生产,2004年达到9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中成药产值的10%,国家药典允许入药的中药材有367种,吉林省就有160多种。吉林省中药工业增加值和利润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
 
    再次是研发优势。吉林省有中医学院、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教学单位从事中药研究。每年获得中药药物临床批号100多个,约占全国10%左右;
 
    第三是人才培养体系,吉林省各个大学的中医药系和科研单位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培养条件。
 
    2000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吉林省建设国家第二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经过近5年的建设,现已基本形成有利于现代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机制、环境和平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水平、创新能力和集聚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今年初,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东北三省共同签署了建设中国北药基地的协议,一个以吉林中药材为资源依托的北药建设基地已经初具规模。2003年,在国家首批认证的8个中药材GAP基地中,吉林省人参、西洋参2个基地顺利通过,占全国的1/4。2004年,吉林省东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敖东药业集团的梅花鹿GAP基地、长白县参隆集团的人参GAP基地共2个品种的3个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使吉林省中药材GAP基地数量累计达到5个,在全国仍处于领先水平。
 
    近年来,围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开发,吉林省组建了省GAP专家组,投入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先后在育种、规范化栽培技术、产品加工和饮片标准等关键环节启动了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开发的技术水平,在种源鉴定、良种繁育、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制定完成了人参等16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或种兽)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吉林省发展中药产业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政府对中药研发的引导性投入总量较少,野生中药材资源掠夺式采集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中药产业各个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企业税赋过高,利润空间较小,导致企业没有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企业GMP改造后,产能过剩,流动资金严重匮乏,国家对于药品近年来又频繁降价,且幅度较大,因此一些药厂的生产线面临开工不足,新建或改建的GMP生产线处于闲置的状态。
 
    二、中小型中药企业竞争力差,不能适应国内外医药产业竞争环境。吉林省知名度较高、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不多,直接影响了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全国50强医药企业中,只有修正药业集团一户入围,排名33位。
 
    三、吉林省中药企业多数还处于相对封闭、自我发展状态,产业集聚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产业链条不完整,组织化程度不高,各个环节过于分散。如中药研发机构较多,但是相互之间合作的较少,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无法为中药产业的集群提供技术支撑;包装、印刷等相关服务产业不配套,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中药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协调与合作,产业集聚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GMP认证之后一些资源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共信息和研发平台等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
 
    未来吉林省中药产业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孙育昌说:“现代中药产业在吉林省目前只能说是优势产业,还不是支柱产业,但发展很快,一系列举措将使这一产业未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目前吉林省中药材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天然资源在日益减少,人工种植规范化程度需要提高,农民对于标准化种植的认识程度不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急需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抓好标准化种植,吉林省采取了示范区的做法,目前在全省范围内选了22个品种,共36个示范基地,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承包,示范种植,让农民来学习,以此逐步推广规范化种植。目前吉林省的梅花鹿产业诞生了双阳修正药业、敦化敖东药业、东丰东丰药业“三个鹿乡”,同时吉林省还积极推进园参、林下参和平地栽参“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步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加强以吉林省原产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新药、功能食品、生物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终端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吉林省原产地中药材的附加值。
 
    针对中药工业生产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不大问题,吉林省分两次挑选了22户企业作为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挑选的标准是产值超过5000万,有独立研发能力,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兼并收购小企业。中药产业有别于基础产业,要靠高端产品进行拉动,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市场竞争力。按照国家政策,吉林省大部分中药生产企业已经投入接近60亿元完成了GMP改造,按照“市场的可容性、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可为性”要求,未来吉林省将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力度,针对完成GMP改造、完成改制的企业,凝炼若干个产品创新、品牌创优、提质降本的大项目;不断开发新产品,进行新品种培育;加强大品种提升开发力度,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针对通过GMP认证的小型企业,加强中成药的仿制工作。
 
    与此同时,吉林省还将积极支持修正药业集团“生物医药科技园”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中药材标本园、生物发酵基地、中药提取基地、制剂生产工厂和饮片加工工厂构成,旨在实现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从种源、GAP栽培、饮片、提取物、研发到制剂产品的整体开发,形成产业链。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利税8亿元,并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
 
    在科研方面,吉林省的主要表现是科研分散,重复研究多。为此吉林省对科研力量进行了整合,由省科技厅牵头建立公共研究平台,分别依托不同的科研优势单位,建立了5个研究室和中心,分别是:依托中国特产研究所建立种植养殖研究室,依托吉林天药有限公司建立中药药理研究室,依托吉林大学建立组合化学研究室,依托吉林省药物检验所建立中药检测研究室,依托长春应化所建立中药研究开发中心。
 
    针对企业整合问题,吉林省把大学、科研单位、企业组织起来,成立了吉林省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建设促进会:政府把企业、科研单位组织起来,对中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行业自律、销售渠道共用等进行协商,逐步把基地建设引向市场化运作。
 
    孙育昌说:“目前,吉林省正在制定《吉林省现代中药“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吉林省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建设“十一五”规划》,强调科技含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充分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力图把吉林做成中药大省和制药强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免疫力减弱、营养吸收下滑等情况,且老年人往往会有一些慢性疾病,服用营养保健食品能够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病率,如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等,所以老年群体对保健食品有相对刚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由

2025年05月19日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水、化妆品等领域。随着麝香应用不断渗透,近年来我国麝香需求持续增多。但受麝科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国家实行配额制影响,我国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家鼓励开展林麝养殖,促进麝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工麝香迎来广阔空间。

2025年05月19日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近年我国M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快速扩容,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从竞争来看,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

2025年05月13日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的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上升至六年级的

2025年05月08日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基数大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防控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领先,并且需求及政策驱动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角膜塑形镜行业,赛道拥挤,致其市场空间遭遇挤压。因此,基于产品核心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已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3.6亿元;植入数量则从2022年的110130例上升至2024年的147748例。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地方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渗透率超过80%。从竞争来看,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具

2025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