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原料药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2011年12月,国内制药企业恒瑞医药的伊立替康注射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成功借助专利药到期之机分享海外市场蛋糕。专家表示,今后5年还将有大批专利药进入倒计时,一些仿制原料药在专利药到期后将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原料药出口销售额有望实现250亿元,同比增幅达30%,足以在多个子行业中傲视群雄;而在2011年12月,环保部发布了《关于2011年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的通知》,15家企业因涉及环境污染问题被挂牌监督,其中10家属于制药相关企业,包括2家上市公司。


        不难看出,在增长势头猛进的背后,中国原料药前进的步伐并不稳健。作为世界第一位的原料药生产大国,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2012年中国原料药产业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原料药行业面临洗牌


        因涉嫌环境污染问题,国内制药企业永安药业与海正药业被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1月4日,两家公司股票停牌,次日开市复牌后双双跌停。


        “挂牌督办是对环境违法企业的一种警示,虽然这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限制,但要完成限期整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王兴业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是对存在环境违法企业的一项常规监督手段。据了解,环保部每年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其中制药行业一直是重点检查领域。


        制药企业成为监管重点是有原因的。据环保部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份额不足3%,而污染排放总量占到6%。2010年国家出台了强制性标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标准》),其中主要指标均严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节能环保是‘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几年国家肯定会加大环保措施的实施和环境监管的力度。”王兴业表示。


        作为各类制剂药品的原料药物,原料药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化工原料,同时对水电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短板一直无法逾越。同时,生产原料药的工艺复杂,所产生的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不容易处理。因此,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治污成本要远远高于一般化工企业,这已经成为业内共同面临的行业难题。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真正环保达标的不超过20%。


        “原料药的行业门槛比较低,所以国内很多小企业也参与其中,他们从事的是最低端的生产加工。”一位制药企业的工作人员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规模小并且利润十分微薄,根本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治理上。以原料药产量排名第一的抗生素为例,从事同一种产品生产的企业数量十分庞大,产能过剩加剧了治污费用的增加。鉴于此,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原料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完善行业标准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环保意识淡薄的现状。”王兴业如是说。

  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西药类原料药的出口量同比增长32.87%,而价格却下降了3.05%。


        目前,中国因先天性的成本优势而占据发展中国家原料药首席位置。在国际原料药供应市场上,中国生产的原料药有1400多种,相当一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虽然中国原料药生产的角色十分重要,但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每年10%的出口增速无法掩盖价格低廉的劣势,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缺失由来已久。


        中国药业协会一位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依赖性是国内药品企业的共同缺陷。”


        事实上,国内药企“低水平生产、高程度同化”的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以上这位研究人员认为,要改变国产原料药行业的种种困局,必须注重科技研发,逐步突破原料药技术封锁,从而摆脱依赖性。


        “目前中国仍处于整个原料药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要充分利用市场体系的创新作用。”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合作化路线不失为另一条捷径。


        同时,这位专家也表示,在完善市场化合作创新体系的同时,国家政策的合理引导也应提上日程。


        仿制药企将迎来机遇


        2011年12月,国内制药企业恒瑞医药的伊立替康注射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成功借助专利药到期之机分享海外市场蛋糕。专家表示,今后5年还将有大批专利药进入倒计时,一些仿制原料药在专利药到期后将迎来发展机遇。


        “专利药到期前是仿制药物企业的活跃期,大量采购原料药出于两个目的,一方面是积累库存用于后期生产,另一方面主要用于研发。”药房网品牌运营中心总监丁坡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品牌仿制药的份额占据本土药品市场的六成以上,专家预计,到2015年前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加上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高端仿制药的需求量也会随政策走势进一步攀升。


        事实上,除了越来越多的原料药企业通过走差异化路线、积极拓展产品外,不少原料药企业也在走制剂药品转型之路。“毕竟原料药的仿制之路并不能给整个行业带来利益,能分享这一利益蛋糕的只能是少数有实力的大企业。”丁坡如是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