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中国口蹄疫疫苗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导读:2016年中国口蹄疫疫苗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生产合成肽疫苗的企业包括申联生物、中牧股份、天康生物、中农威特四家。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载体疫苗市场现状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目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灭活疫苗的技术均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1、合成肽疫苗主要工艺水平

       目前国内生产合成肽疫苗的企业包括申联生物、中牧股份、天康生物、中农威特四家。

       合成肽疫苗的生产主要包括保护氨基酸的合成、环化、脱盐浓缩、乳化等过程。与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相比,合成肽疫苗优势如下:

       (1)更好的质量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口蹄疫病毒

       VP1蛋白的合成及细胞位点的结合采用先进的大规模多肽合成仪控制生产,采用化学合成的方式精确控制了所需要合成的抗原序列,且所生产的抗原含量能够精确稳定的进行检测定量。

       (2)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合成肽疫苗生产全过程未使用活病毒,不存在生产过程散毒的生物安全风险。

       (3)抗原保存时间更长:因为合成肽具有稳定的二硫键结构,性状稳定,可低温保存而不失活,抗原储存可长达 5 年,更适合建立国家疫苗库,作为紧急防疫时的应急疫苗。

       2、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水平

       口蹄疫灭活疫苗的主要生产工序为培养细胞、细胞生产病毒、抗原灭活、抗原浓缩与纯化和乳化过程。

       细胞培养有转瓶培养和悬浮培养两种方式。

       2009 年以前,国内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均采用细胞转瓶贴壁培养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属劳动密集型,生物安全风险高,容易散毒且生产的疫苗副反应较大;而悬浮培养悬浮培养属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制备病毒方便快捷,规模可从数升逐级放大到数吨。

       病毒的灭活是灭活疫苗生产最关键的步骤,二乙烯亚胺(BEI)作为现在口蹄疫疫苗广泛使用的灭活剂,使灭活疫苗更安全,并克服了甲醛及 AEI 灭活剂的不稳定、毒性强等缺点。

       传统的离心、沉淀技术更多只是作为整个浓缩纯化工艺的初始步骤,层析技术、超滤与离心沉淀等传统分离技术的结合已成为浓缩纯化的主流。针对 FMD灭活疫苗,目前常用中空纤维切向流超滤系统和 PEG 沉淀法或层析技术进行浓缩纯化,系统中的过程控制对病毒抗原 146S 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很大,合理的浓缩纯化系统可很好的平衡这个矛盾。

       自农业部 1708 号公告规定自 2012 年 2 月 1 日起停止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项目兽药 GMP 验收申请后,我国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开始采用悬浮培养工艺,疫苗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3、口蹄疫疫苗生产工艺发展趋势

       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承担了技术成果转化的职责,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兽用疫苗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改进创新等方面。

       过去,我国市场上的兽用疫苗以传统的全病毒或细菌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为主。国内企业普遍沿用传统的兽用疫苗生产技术(鸡胚培养、转瓶培养、低温保存、抗原不浓缩纯化),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术存在能耗高、劳动强度大、产品副反应大、产品稳定性差、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明显。

       近年来,国外不断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在疫苗生产的关键核心工艺方面,如悬浮培养工艺技术、耐热保护技术、抗原浓缩纯化技术等,改进了传统疫苗生产工艺,如改变疫苗的病毒和细菌培养方式提高抗原效价,选择更为理想的灭活剂保证病毒或细菌灭活既彻底又降低对抗原活性的损失;生产过程中增加纯化工艺提高免疫效果并降低副反应;利用耐热保护剂降低疫苗的储运条件等,这些技术的使用将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而我国部分生产企业虽在生产设备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如口蹄疫灭活疫苗的悬浮培养生产线),但在后续生产工艺上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生产工艺上进一步提高。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口蹄疫疫苗进入了研发阶段或临床试验阶段,新型疫苗以其安全、高效、经济、多价特点极具竞争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其它新型疫苗将在我国口蹄疫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