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影视行业“流量小生”概念及其票房分析(图)

        1990 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国际交流的频繁化,大众对流行娱乐的关注焦点从港台走向日韩。近年来,鹿晗、吴亦凡等众多“韩系偶像”回归本土,本土偶像培养也开始盛行。“流量小生”“流量小花”成为市场上哄抢的稀缺资源;他们的粉丝圈子被称为“饭圈”。无论电影、电视剧、游戏还是综艺,资本方和内容方都坚定的认为“流量小生”就是收益的保证灵药,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偶像”和传统艺人是不同的概念
        在中国,媒体和投资者经常将“偶像”或“流量小生”视为传统艺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认为,“偶像”(“流量小生”)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演艺明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韩国将演艺明星分为偶像(爱豆)、电视剧明星和电影明星,三者的圈子有很大差异。在“偶像”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又被冠以“流量小生”或“流量小花”的名号。同样是 90 后明星,鹿晗、吴亦凡是典型的“偶像”(流量小生),张一山、蒋劲夫、林更新属于传统艺人,杨洋、李易峰、王俊凯则介于两者之间。

        什么是“偶像”?简而言之,“偶像”就是按照韩国娱乐工业体系培养出来、贩卖人设、拥有庞大的死忠粉丝群体的明星。鹿晗、吴亦凡、张艺兴,以及较早的韩庚,都是典型的韩式“偶像”。“偶像”与传统艺人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人设为卖点,后者以作品为卖点。例如,中国本土产生的张一山、蒋劲夫、林更新等,虽然粉丝群体也非常庞大,但是粉丝主要喜爱的是他们的作品。此外,韩式“偶像”往往是从歌舞起家,然后转向影视剧,形成“影视歌三栖”的局面;传统艺人的“影视歌三栖”比例较低。

        在 2010 年代以前,中国本土没有“偶像”的概念:黄晓明、刘烨、邓超、段奕宏等上一代演员,都是以作品为生命线,而不是“贩卖人设”。随着吴亦凡、鹿晗从韩国归来,中国本土的经纪公司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偶像”,杨洋、李易峰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中国本土“偶像”在人气和人设上,无法与韩系“偶像”相提并论,还处于“半成品”状态。
与传统艺人相比,“偶像”的成功不依赖作品质量,哪怕一直没有作品,也能凭借人设获得粉丝青睐。因此,娱乐行业往往认为他们“自带流量”,将其称之为“流量小生”。在中国数以百计的一二线明星当中,真正的“流量小生”不过一二十人,仍然处于稀缺状态。
        二、“流量小生”并不是万金油
        2014-15 年,韩国 EXO 的四位中国成员(鹿晗、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纷纷回国,被国内媒体称为“天朝四子”。“天朝四子”在韩国期间就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回国之后进一步引爆媒体话题,使投资者记住了“流量小生”这个名词。此后,杨洋、李易峰、井柏然等本土艺人开始向“流量小生”转型。市场普遍认为,只要锁定了“流量小生”,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率、衍生品销售额就有了保证。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统计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四大流量小生”在电影、电视剧方面的表现: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并没有显示很强的吸金能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影视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先看从韩国归来的鹿晗和吴亦凡:鹿晗的发展比较平均,电影、电视剧、综艺、专辑均有推出;吴亦凡不演电视剧,专注于电影、综艺等。在市场奉行“流量 + 大 IP”的风潮下,鹿晗、吴亦凡几乎每个季度都有新作品、新节目推出。遗憾的是,两人主演的电影均未达到预期效果:鹿晗主演的电影口碑最高的是《重返 20 岁》,但其票房仅收获 3.7 亿元;《长城》是其票房最高的电影,票房也仅为 11.8 亿元,而且鹿晗的角色并不重要。吴亦凡参演的口碑最好的电影是《老炮儿》,票房最好的是《美人鱼》,但在这两部作品中,吴亦凡都仅仅是配角;吴亦凡担任主角取得最佳票房的是《西游:伏妖篇》,但是该片成功的关键显然是周星驰而非吴亦凡。因此,我们不能认同“流量小生 = 高票房”的逻辑:从鹿晗、吴亦凡担任主角的电影来看,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不太好。

        李易峰和杨洋则算是本土培养的“流量担当”了。相较于鹿晗、吴亦凡,李易峰和杨洋所带的流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参演的电视剧较多,国民度相较前者高一些。但是在同样最能反映流量转化的电影票房上,二人的市场表现也并没有太大优势。担任主演的作品票房、口碑均表现平平。杨洋主演的电影当中,出现过《暴走神探》这样的“票房大坑”;李易峰也主演过《怦然星动》等票房失败之作。最重要的是,以上两人担任男一号的电影当中,还从未出现票房过 10 亿的“神作”。

        在电视剧和网剧方面,“流量小生”们的表现相对好一点:鹿晗主演过《择天记》,李易峰主演过《盗墓笔记》《青云志》,杨洋主演过《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它们的点击率都处于同期较好水平。然而,电视剧是一门”B2B2C”的生意,观众的偏好并不能直接传导到上游。此外,任何剧集的点击率都可能存在水分,我们很难将“点击率”与“盈利能力”直接挂钩。所以,“流量小生”在剧集领域的吸金能力仍然值得怀疑。

图表:国内主流“流量小生”主演的影视剧一览(截止2017年11月)
 

        以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为代表的“顶级流量小生”表现尚且如此,其他流量明星的表现就更是平平无奇了。这对“流量+IP”的策略无疑是巨大的拷问,“流量小生”并不是毒药,但也绝对不是“万金油”,如何使用好“流量”将其效应最大化,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缓慢回升 教材教辅类占比提高 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快速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缓慢回升 教材教辅类占比提高 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快速

出版、发行、印刷占据图书主要地位。根据数据,2021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8564.7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 1085.5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5.9%。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剧本杀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表现低迷 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我国剧本杀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表现低迷 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2016年,剧本杀进入大众视野,在《百变大侦探》综艺渲染下,市场一度火热,2019年门店数量超过1.2万家。但是,2022年,在短视频、内容同质化、密室逃脱、露营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表现低迷,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2024年11月02日
超高清视频产业加速渗透 规模快速增长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为市场注入活力

超高清视频产业加速渗透 规模快速增长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为市场注入活力

目前大尺寸4K电视已经实现了普及,8K电视的出货量也在持续高速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4K电视出货量达2992.5万台,渗透率达75%左右;2022年我国8K电视出货量达9.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5%。

2024年09月27日
我国广告行业市场正复苏 互联网广告为重要支柱 楼宇广告注入新活力

我国广告行业市场正复苏 互联网广告为重要支柱 楼宇广告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逐渐增长,增速快于整体广告。2019-2023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长率大致与整体广告市场呈同向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已经超过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

2024年09月14日
“祛虚火”、票务舆情渐显 我国演唱会行业将趋于理性 资本加速理财性凸显

“祛虚火”、票务舆情渐显 我国演唱会行业将趋于理性 资本加速理财性凸显

按照不含农村演出和娱乐场所演出标准统计,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达44.06万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3.55%;票房收入502.3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0.65%;观演人数17113.64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83.01%。而根据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演唱会、音乐节分走整个音乐演出

2024年07月24日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166.36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25.45%;旅游演艺观演人数为8055.13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54.14%,占总观演人次的47.1%。

2024年07月04日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国新闻纸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而这一趋势与数字化、电子媒体的发展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闻纸产量为75.5万吨,同比下降15.5%。而长期趋势来看,2014年到2023年我国新闻纸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4.42%。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数据显示,2023年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游戏直播用户规模为2.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2%;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为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18.3%;演唱会直播用户规模为2.2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0.4%。

2024年06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