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现状和推动市场机制发展。中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保健器材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1、产业内涵丰富,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中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1995 年 6 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 1995-2010》,将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体育主体产业类,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类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它各类产业活动,并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存在体育用品行业一枝独秀、体育服务业占比较小、整体产业结构分布不甚合理的现象。美国体育产业收入中约 57%是来自于体育服务业,30%是来自于制造业。而中国体育产业 79%的收入来自于体育制造业,即体育服饰制造、体育用品制造等;只有 18%的收入来自于诸如赛事运营、体育培训、转播权等的体育服务业。
资料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2013 年中国体育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
针对我国目前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务院 46 号文指出,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
为贯彻落实 46 号文精神,国家统计局于 2015 年 9 月发布《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旨在科学界定体育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与 2008 年试行分类相比,《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将体育产业划分为 11 个大类、37 个中类、52 个小类,具有范围更广、内容更全,架构体系更加规范、科学,门类更加设计合理等特点,将成为体育产业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文件,为体育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产生积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2、市场机制趋于完善,行业升级机会显露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以举国体制为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我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竞技体育成绩的巨大飞跃。但是,举国体制也影响了全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市场化发展,改革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伴随着改革推进,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2 年,《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大力培育体育市场主体”,“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培育体育市场主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2014 年 10月,国务院 46 号文从顶层制度设计和产业布局的角度指明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意在完善市场机制、破除行业壁垒,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产业在市场机制下蓬勃发展。
随着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放开赛事转播权限制、打造体育贸易商业平台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将向市场化方向纵深发展,体育产业的活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具备产业链整合优势和市场化运营能力的企业将优先受益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升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