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俱乐部已经建立起了完善“人才培养+球员转会”经营模式。对于在中超联赛中投入有限的小俱乐部而言,显然无法做到与“BIG7”一样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但他们同样有着在中超金元时代下生存的办法——利用良好的青训体系培养年轻球员,再将他们通过转会输出获利。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体育俱乐部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对于在中超联赛中投入有限的小俱乐部而言,显然无法做到与“BIG7”一样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但他们同样有着在中超金元时代下生存的办法——利用良好的青训体系培养年轻球员,再将他们通过转会输出获利。 在欧洲的五大联赛中,豪门俱乐部作为联赛的明星参与者,为了各大赛事的冠军而战,是大多数优秀球员的最终去向和聚集地。相比之下,处在中游的小俱乐部们可以把目标瞄准青训产业,通过自身的青训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青年球员,再利用他们转会至豪门俱乐部所获得的高价转会费,从中赚取高额溢价,维持俱乐部的健康运营。法甲的雷恩、西甲的皇家社会、意甲的亚特兰大都是欧洲十大青训工厂之列,而他们也长期处于各自联赛的中游位置。 在中超联赛中,杭州绿城和辽宁宏运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们长期以来注重青训体系的建设与年轻球员的培养,为其他中超豪门持续地提供了优秀的青训产品。
杭州绿城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颇具决心,不仅近年来坚持聘请日本顶级的青训团队负责青训,还在中超联赛中大胆启用年轻队员。2014年中超联赛期间杭州绿城每轮登场的“93后”球员平均多达6人,占出场人数的42.8%,出场平均时间为34.6%,远高于同年中超联赛的平均水平。而辽宁作为中国足球传统强省,一直以来都是人才培养大省,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是在青训方面依然具有强大的底蕴和实力。
有了强大的青训体系作为保障,俱乐部能够顺利地通过球员输出持续地获得回报。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杭州绿城与辽宁宏运在未进行任何内援引进的情况下,累计输出超过5名青训体系出品的球员,获利接近1亿元。其中不乏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优秀球员,如“辽宁双子星”于汉超、杨旭,“93国奥”的主力石柯、谢鹏飞,曾入选国家队的晋鹏翔、张鹭。可以说,这些俱乐部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人才培养+球员转会”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众多“土豪”俱乐部的投入增大,内援转会费用水涨船高,立足于球员培养的俱乐部也在这个金元时代下获得了自己坚守人才培养所获得的回报。在2016年冬季转会窗口中,内援转会收入排名前四的俱乐部均不是“BIG7”中的球队,除了广州富力外,辽宁宏运、河南建业、杭州绿城三支球队均主要依靠自身青训出品的球员在转会市场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随着中国足球大环境的迅速升温和中超联赛资本投入的不断加大,对于中下游的小俱乐部而言,立足青训、注重球员输出是较为科学且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中国足球青训状况短期难以得到大幅改善的情况下,从青训中走出的精英预计将为俱乐部带来高额的回报,这也将吸引着更多俱乐部通过科学合理的投入来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运动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